第(2/3)頁 秦國的一戶是按七到八人算的。 而且,這還是憑空多得的兩百萬多畝沃野良田。 只要通過涇水的堿性泥,便可實現,等于天賜佳土,以澤秦民。 李煥繼續說道:“大王,尋常年景之下,二十三縣的豐腴沃土可畝產一鐘,為天下所無,每年國庫至少可積粟一百二十萬石,五六年后,關中之富,甲于天下。” 李煥的話,無疑讓原本平靜的山川再次喧嘩,無論如何都無法遏制。 要知道,李煥說的是國庫積粟。 意思就是說,用完了之后的。 也就是說,秦國根本就是吃不完的。 李煥的答案,和當初蘇劫告訴嬴政的幾乎是一樣的。 此時,嬴政不由都驚愕的后退,王綰,李斯等人,難掩驚愕和激動。 所有人都依稀記得,當初武侯說,鄭國渠一年剩余的糧食,能讓秦國六十萬大軍用兩年,一百二十萬大軍用一年。 然而,糧食不可能用光,要儲備,防患災害。 所以,通常都會用六十萬大軍來說,一年用兩年,兩年用四年,五六年下去,天下哪個國家可以相提并論。 嬴政道:“于太傅所言,如出一轍,鄭國渠乃天賜,奇也,奇也!” 一鐘。 換算成后世單位,也就是一百一十斤。 比之楚國的畝產都要多出不知多少。 李斯笑道:“大王,佳水灌枯木而已,何奇之有,此乃秦國六世先王之宏愿于大王今夕而成!” “臣等恭喜大王。” 嬴政感嘆道:“你們都還記得當初太傅所言嗎?” 群臣相互看去,他們如何會不記得。 關中是出了名的窮困。 一鐘,那是要遠超南方土地的畝產,秦人大多一生都沒有出過關中,如何可能相信呢,這是他們難以想象的數字,可以說天下所無。 嬴政看到眾臣的陽光,說道:“太傅何以先知?” 群臣啞然。 關中將會成為天下最為富饒,最為安全的國土。 楚國的使者頓時嚇得面目蒼白,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怎么辦。 頓時走了過來,顧不得秦王當面,駭然不已的對著鄭國問道:“大田令,旱澇保收,根基何在?” 旱澇保收的意思就是說,哪怕天公不賜雨,你們還能保證收成,憑什么? 這也是嬴政的疑問。 關中的大旱,讓老秦人是吃盡了苦頭,為什么關中時長會有人逃荒,逃向隴西,作為中樞之地的咸陽人口反而沒有隴西多! 一旦關中的百姓舉族遷移到了隴西,巴蜀。 對秦國關中意味著災難,即便是征兵,也是萬般艱難。 鄭國自豪的說道:“關中此旱澇保收,根基在于涇水河渠不僅僅是一條渠,而是三千多條支渠毛渠織成的水網,水網之力,在于將關中平川之大多河流連接溝通,旱天水源豐富,渠不斷水,澇天排水通暢,水無滯留,此所謂旱灌澇排之渠網,秦法嚴整,若能再立得一套管水用水之法度,秦國八百里秦川無疑天府之國。” 李煥接口說道:“還有上灌下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