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是你不下。 南面的百姓就會被秦軍紛紛驅(qū)趕,百姓要去遼東,必須要放過難以行走的亢地,先行北上來到涿地再行往東前往薊城或是遼東。 因為秦國的不殺一人,必然會影響到這個哀兵。 秦國根本就沒打算和燕國死磕啊。 就連李信也覺得這個方法簡直是萬全。 既然此戰(zhàn)分為兩戰(zhàn),如果真的如此實施,那必然可以輕易的奪下易水。 因為,燕軍本就心虛,這一點,都是明面的,誰都看的出來。 王翦等人紛紛看向蘇劫,王翦道:“請上將軍示下!” 王翦是主帥,大可一人決定,但畢竟武侯在此,這么做也是表達他們的尊敬。 蘇劫想了想,說道:“此前,朝野已然出現(xiàn)了一個聲音,眾位從咸陽而來,想必都以知道,燕軍不談,將來,這天下的百姓,都是我秦國的百姓,王賁能不犯秋毫,符合秦國未來的長驅(qū)國策,本侯恭祝各位,旗開得勝。” 等到眾人各自回營。 王翦頓時問道:“上將軍,長白關(guān)是否是此次滅燕之關(guān)鍵?” 這個問題,王翦是憋了很久。 燕國修建長白關(guān)的時候,天下都是知道的,驚動了齊王,楚王,以及當(dāng)時的春申君。 長白關(guān)一旦修成,其艱險,及對燕國的作用,不亞于函谷關(guān),潼關(guān)這些地方。 整個關(guān)后,就好比巴蜀之地,根本就難以進入。 易守難攻。 否則,燕國再如何昏庸,也不可能朝野都紛紛贊同。 長白關(guān),到底是對燕國有長遠是利,還是有當(dāng)下之害,誰也不知,因為,這是蘇劫以一手定國棋,間接的提示了燕國。 如果當(dāng)初,這定國棋還另有深意,那無疑就太過匪夷所思了。 難道蘇劫在那個時候,就已經(jīng)有了滅燕的打算了嗎。 蘇劫和王翦,緩緩來到帳外,眺望著遠處的上谷。 蘇劫道:“王翦,長城守衛(wèi)了中原不錯,但換個角度去想,難道就沒守衛(wèi)匈奴?” …… 五日之后。 秦軍紋絲不動,雙方探馬你來我往卻毫不停息。 姬丹,宋如意,等燕軍將領(lǐng)聚集于幕府之中,一個個面色露出為難之色。 因為,他們本打算用‘半度擊之’的策略來對付秦國,哪怕是深夜都緊緊的看守要塞。 半度擊之。 意思就是秦軍渡水之時,發(fā)起攻擊。 可是,等了五日,秦軍居然毫無動作。 “報!太子,將軍,時才,我軍斥候前往秦軍四野,其四十萬大軍,憑空少了十萬,我等隨后四處搜尋,那十萬秦軍居然不見了蹤跡。” “什么?” 一時間,燕國上下驚懼的站了起來。 易水的地形非常的簡單,可以說,雙方都是明面的,比的,就是膽量和勇氣。 “莫非,秦軍想埋伏我等?” “這算個什么陰謀?縱有騎兵埋伏,也要誘我等如險峻山谷啊,可易水山川水利,皆在我方,秦軍何以借得?” 姬丹不由看向宋如意道:“這秦軍何在?” 宋如意此前,本就是易水大營的主帥,若是秦軍藏匿,其應(yīng)該是最為清楚的,其他人也都紛紛看了過來。 宋如意道:“秦軍距離山谷至少還有三五里,且不說其在山外,就在山內(nèi),那低矮平緩的兩面小山能埋伏多少人馬?若是無法探知,想必,這十萬大軍已然退去。” “兩國會戰(zhàn),豈有無故退兵的道理。” 眾人商議的沒頭沒腦,實在想不到秦國到底有什么打算。 就在此時,帳外聲音猛然傳來,“不好了,太子,南面出現(xiàn)了大量的百姓!從亢地而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