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一,燕國主力大軍班師,留三萬鐵騎鎮守薊城。 其二,令派大軍鎮守九原戍邊。 九原也就是代國當年的三郡之地,主要便是雁門關。 其三,其四到沒什么,等看到了第五項,負芻幾乎亡魂皆冒。 驚呼道:“齊楚兩國之戰,于明日,會商武侯及群臣,一體決議?兄長,秦王是要眾人決議,攻打齊國和楚國之事?” 熊啟點了點頭,道:“不錯,大王今日的意思便是,我秦國到底是先行攻打齊國,還是先行攻打楚國,朝中為此事已然爭論不休,最后,大王只說,明日等武侯上朝之后,共議,若是武侯要先行攻打楚國,我等如何是好?以蘇劫的手段,到時,洞悉天象,不知我楚國的臣民要遭受何等的災厄。” 負芻道:“這!!!” 他們好不容易來到秦國,說服秦王王道寬法,就是為了給楚國興建水師而拖延時間。 只要十年。 河淵冷然說道:“相邦,秦欲一統天下之心,已然不可逆轉,不管是攻楚還是攻齊,既然我等不能左右,那就只能橫加阻隔。” 河淵的話讓負芻和熊啟兩人頓時看了過來。 秦國的朝政,隨著嬴政越來越盛的威嚴,他們這些臣子,誰都不敢違抗。 秦王的威勢,比之當年子楚,嬴稷,宣太后還要令人驚心。 “此話怎么說?” 河淵想了想,道:“這書冊中,既然是決定是要商議,也就是說,其策略,必然會在明日朝會定下章程,相邦心憂已無可奈何,但是,若是相邦知道了秦國的章程,便可對應實施暗中的阻攔,到時,倘若即便秦國真的去攻楚,未嘗不可讓秦國吃下敗仗啊!” 河淵的意思是。 秦國攻打兩國的局面已然不可逆轉,那就藏在暗處,去對付秦國的政策。 熊啟心中頗為掙扎。 他對楚國是有感情的,其實,熊完早年逃回楚國之后,熊啟就在楚國為官,后來,因為自己母親的原因,熊完惱怒秦國對待自己,恨屋及烏,殃及了他,因為他有半個秦人的血統。 他一怒之下,便來到了秦國。 因為他特殊的身份原因,楚國的貴族是絕對不可能立他為太子的,否則,萬一將來熊啟倒戈,豈不是將楚國五千里江山,盡數送給了秦國嗎? 負芻道:“兄長,可是在有所猶豫?” 熊啟點了點頭道:“楚國和秦國,乃是我父母之國,如此行事,于投敵有何區別?” 負芻聞言,立刻說道:“兄長障目了。” 熊啟看去,問道:“這是為何?” 負芻道:“兄長之母乃是秦人,兄長之父乃是楚人,兄長助秦而不助楚,乃是顧母不及父,兄長助楚而不助秦,乃是顧父不及母,所以為此而糾葛,然而,兄長在想,不管如何做,總會辜負一方,何以兩全?只要秦楚并立于世,兄長才會顧及父母,又得忠孝兩全,兄長這么做,只是為了忠孝,何來叛逆之說?” 熊啟愣了半天。 半響才道:“不錯,不錯,我是為了楚國和秦國,都能存在,我沒有背叛秦國!!!說的對!” …… 咸陽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