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時,眾臣已經熱辣辣的干了四爵,人人面色泛紅,不由酒意都上涌了一些,一掃此前的緊張。 李斯頓時說道:“賀功酒罷,大朝伊始。” 大臣們這才一齊落座,殿中便肅靜了下來,李斯也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案前。 眼神和蘇劫一碰,隨即微微點頭,便走到了后面。 嬴政面色微紅,隨即直接開口說道:“諸位,今歲大朝,不同尋常,今日所議,那寡人便先行開宗明義。” 嬴政不等臣子說話。 便率先說道:“寡人親政六年來,我大秦雄師連下韓,趙,魏,燕四國,秦之功業足可告慰先王,我等后世秦人不負先人之重望,寡人甚幸,心中亦喜亦憂,喜則是我等今日能夠飲下四國酒,一統大業已然在望,我秦人盼望這一天已然有了兩百年,寡人必定會在今世成此大愿,嬴政,萬死不悔。” 嬴政稍稍一停頓,便接著說道:“然而,四國之殘余之事,可以相機一體解決,目下之要,在于全力應對最后兩個大國,齊國和楚國,此意,寡人已讓長史書令預告,諸位今日放開說話,一日說不完,兩日三日說,無論如何,要議決一個方略,如何議法,廷尉說話。” 關于齊楚的事情,在蘇劫的滅燕的捷報傳回咸陽的時候。 已讓就是朝堂上最為關注的地方。 關鍵之處,便是楚國。 秦國和楚國,恩怨太長遠,也太長久,利益集團,更為是盤根錯節,極為復雜。 秦國,更是長達四十二年,由楚國宣太后執政。 宣太后的兩個兒子,一個弟弟,一個丞相,更是被列國稱之為四貴。 五人決議著秦國的政權大事,若非嬴稷不下中樞,宣太后不得不在嬴稷五十余歲才還政于他。 雖然整件事早就不是什么隱秘。 但是,朝野上下,亦為此事而爭論,多有秦國目下國力不夠,一旦和楚國交戰,必要做長期打算唯有,勸諫先行攻打齊國為上。 李斯站樂出來,拱手一個環視禮,說道:“諸位,奉大王之命,以為齊楚事宜有兩個大方略需要決議,其一,對楚對齊,孰先孰后?其二,對楚對齊,各需幾多兵力?唯兩大方略議定,各方官署方得權利謀劃協力之策,今日大朝,先議用兵次序。” 說罷,李斯向店角站立的史官看去,史官便拱手一禮,這才繼續說道:“錄寫書吏于史官均已就位,諸位可以說了。” 維其事關重大,殿中頓時一時沉默,縣令等雖是大吏,此番大多都是第一次參加如此重要的朝議,一個個都垂著腦袋。 此時,說是但說無妨。 但大多人自覺認為,自己還沒資格參與這其中。 真正角逐的,還是要看丞相,相邦,上將軍,以及各個新銳將士的意見為上。 熊啟看了看陽泉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