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只有經過不斷的訓練,才能勉強稱為騎馬。 所以,這才是騎兵很少的原因。 人坐在馬上,在沒有馬鐙的時候,是以臀部為支撐點,稍加顛簸,便會滑下馬來,后來,身披重甲,也就是重騎兵。 除了增加沖鋒的堅韌以外,便是為了穩固重心。 眾將軍已然驟然變色。 “人馬合一?” 蘇劫接著說道:“一旦配備這個馬鐙,我秦國士卒在馬上,便如履平地,將塞外之短,反而變成了我秦軍之長,雙足踏于馬鐙之上,幾乎便等于解開了雙手的束縛,我大秦騎兵便可以在飛馳的戰馬上且騎且射,也可以在馬背上大幅度的擺動身體,或砍或劈,其靈活征戰,遠勝胡騎,這又其實胡騎可以相提并論的?” 嬴政聽道這里,以他的才智,如何不知這件東西的重要意義。 如此一說。 那秦國的步卒,下馬是銳士,上馬是威震天下的騎兵。 然而,朝堂上飽學之士,此刻才反應過來,從原先的不解,到海浪翻滾般的激動。 章邯道:“大王,上將軍所言極是,胡騎雖厲害,但說道根本,其在馬上也必須要靠雙腿夾緊馬腹,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能竭盡全力的大幅度擺動躲避,否則,一個不慎,便會跌落,若是有此物,我大秦各個都不輸胡騎。” 朝堂上一片大振!!! 嬴政哈哈大笑,如獲至寶的將馬鐙提在手里,愛不釋手的左右端詳,道:“好,好!!” 隨后又看向另外兩物,問道:“一副馬鐙都如此之利害,那另外兩物又有何用?!? 此時,已然有了金玉在前,眾人無疑對剩下的兩物充滿了期待。 已然有人意識到。 這對秦國來說,是劃時代的改變!??! 熊啟已然是驚呆了。 想想在匈奴不知的情形下,秦人忽然殺出幾十萬,騎兵,各個人馬合一,那副場景,哪怕是打到天邊去,都不是不可能啊。 此時。 朝堂上,各個振奮。 蘇劫將四個鐵蹄一般的東西拿了出來。 道:“列國戰馬,通常只能征戰兩年,千百年來,皆是如此,其害,主要是馬匹的蹄在經過四處的征戰,便會受到不可逆的損傷,從而,由良駒變成駑馬,一旦遇見坎坷之地,馬便難以行動,勉強驅策馬匹,屹然難以征戰,可若是將我大秦所有的馬匹都裝上這副馬鐵蹄,稍好良馬都可做到日行千里,不僅如此,戰馬即便服役五年十年,我等都大可放心,屆時,我大秦的騎兵,便有風卷殘云之勢,亦會擁有天下最多的鐵騎,何人可以抗之?此物,大王可還滿意?” 蘇劫的話音一落。 武將們頓時炸了鍋! 這個年代,他們的坐騎,都是一換再換。 根本不可能一直駕馭一匹馬,再好的馬,經過數年的踩踏,馬蹄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