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隱藏在博士人群中的負芻,卻忽然對著嬴政說道:“大王,古來制度都是經過長期的考驗,能流傳下來必然有他的可取之處,所以古語有云,利不十倍便不可行制,未經過歷史的檢驗的政策驟然實施,對秦國必然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亦有人追喝道:“韓非此人,自以為極心無二慮,自以為忠于國家,以我等儒家來看,便是禍國之奸佞,此番行法,欲以開郡縣之先河,不是想做商君有是為何?此人說得容易,商君面對的主君是誰?我等今日面對的主君又是誰,商君之時,秦國的大勢為何?今日的大勢又為何?” 整個朝野,除了這七十余博士,侃侃而談,一時間,朝野上下盡無一人辯解。 然而,滿堂朝野貴胄的震驚,思索,擔憂各種神色已然一一被嬴政收入眼底。 至少,在嬴政看來,這朝堂上最少有半數的人,是升起了害怕之心!或者說是擔憂之心。 蘇劫的目光頓時飄到了李斯的身上。 李斯此時,一臉鐵青,這些儒家博士,一個個可謂是膽大妄為,可偏偏言辭有理,大王又說此政可以公論,否則,此時怕不得已然叫人將這些人給帶下去。 作為秦國廷尉,掌管秦國法令施行。 這些儒家不是打他李斯的臉嗎? 嬴政眼見這朝野無人敢于這些人據以力爭,頓時冷冷的看向李斯。 李斯腦海里飛轉。 隨即看了看王綰,馮去疾鐵青的臉,又自然看見了熊啟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 頓時心中怒罵道:“好你個熊啟,你給我等著!!!” 李斯頓時站了出來,直接打斷了七十二名博士的連連勸言,來到了孔酉的身邊,怒瞪了孔酉一眼,這才對著嬴政說道:“大王,臣以為,儒家所言的事不仿古而能長久者,未嘗所聞的道理,乃是欺君之言。” 一時間。 入門博士紛紛怒視李斯。 廷尉,乃是秦國四柱,位極人臣,以法治國的秦國,廷尉的實際權力更是遠大于御史大夫。 李斯雖然憤怒,但也努力克制著暴露的情緒。 嬴政道:“廷尉此言,是何道理啊。” 李斯接著說道:“何為事不效古,就說五帝以來,各朝各代也皆有各自的制度和行事法則,夏,商,周三代更是明確了各朝的治國要領,并非代代相襲一成不變,為何?那是因為,歷朝時代變幻莫遷,制度和治國之法必然會隨歷史而變幻,否則,商君為何不效仿周時?若無商君法?秦國何以強盛至今?” 李斯說道這里,又殺氣騰騰的看了一眼身邊的孔酉。 李斯接著說道:“如今,我大秦在王上即將開創千古之先河,是為極心無二慮,其目的,便是要開創萬世傳之無窮,豈是這般儒生可以懂得?剛才,孔酉博士所言的三代之事,諸位細細而思,這夏商周三代算什么?其能指揮的兵力不過萬乘,控制的范圍不過千里,如何能于秦國相提并論。” “彩!!!” 王綰,王翦,周青臣,焦茅等人紛紛喝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