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負芻神色驟然變幻,隨即說道:“若是如此預言常出,也算一策了?!? 孔府上下皆說道:“年年出預言,攪得那秦王心神不安最為好。” 孔酉不由說道:“此乃兵家亂心之術!” 河淵瞳孔微微一縮,他不由看了看咸陽宮的方向,忽然說道:“預言常出?妙計啊。” 隨即說道:“儒家大難將至,圣人傳承務須延續(xù),今日儒家雖退出秦國,但是儒門大興之策也未必不可實施啊?!? 河淵的話讓孔酉負芻不由看了過來。 一臉詢問之色。 河淵這才說道:“如今,天下學派凋零,唯余儒家孔門主干尚在,若干儒家博士若是逃離關中,各地潛伏,設想以下,一旦天下有變,圣王復出,必興文明啊,到時,儒家之人和孔門所藏之典籍,豈非鳳毛麟角?其時,儒家弟子數(shù)百,人人滿腹經綸,將是一支何等可觀的文明力量?” “圣王復出?先生,你的意思是說?” 眾人詫異的看去,這不就是復辟造反了嗎。 河淵冷笑一聲說道:“自古以來,但凡滅國必有其后患,此乃千古不變的道理,古來滅一國都是如此,如今秦國滅了四國,難道,你們認為四國之中不會有人生變嗎?” 河淵的意思很明確。 滅國,肯定是會有叛亂的,這是古來的道理。 滅義渠,滅魯,滅宋,滅諸侯,沒有余孽不叛亂的。 負芻說道:“老師,你說的可是四國欲圖復國?可是他們安敢?” 河淵接著說道:“四國也好,五國也罷,六國也無他哉,不管是幾國,想要復辟復國,必會以恢復諸侯舊制王道仁政為主張,否則,便沒有號召天下的大旗,然否?” 眾人紛紛點頭。 河淵繼續(xù)說道:“然而,在復辟,復禮,復古,仁政諸多方面,天下哪一家能于儒家相比?四國若要復國便需儒家相助,這便是儒家復興之根本,所以,他們要成事,必重儒家,必以儒家為同道之盟,孔門只要百于儒生在,何愁復辟貴族不敬不用?” 負芻頓時道:‘這豈不是將孔門九代帶入了復辟的泥潭?!? 河淵打斷負芻,說道:“九代治學?莫非儒門就真的甘心么?自先祖孔子以來,儒家哪一代不是為了求做官而孜孜不倦?學而優(yōu)則仕,先祖大訓莫非已然忘記?復辟先王舊制,本就是儒家本心,何言自墮泥潭,儒家本就是為政之學,離開大政,儒家便沒了生命,可秦國摒棄儒家,不等于天道摒棄儒家?于貴族余孽聯(lián)手,不正是儒家反對霸道而自立于天下的基石?!? “說的好!!!” 孔酉率先說道。 孔酉問道:“如此一說,豁然之間也!先生既然如此言之灼灼,那列國余臣,以何來以為大變之開端呢?” 簡單點說。 孔酉就是問,諸侯以何名義來復辟呢? 河淵大笑道:“莫非,諸位忘了當年廬龍山之事?” 孔酉等人變色。 負芻瞪眼說道:“威王埋金震王氣?” 河淵說道:“當年,楚威王看到廬龍山金光斗射,于是上山祭天,卻看到了一術士,此人告訴楚威王,說這金陵城王氣蓋了楚國的王氣,必生人王威脅楚國,于是讓威王埋下金人,鎮(zhèn)住金陵的王氣,更是告訴威王,言此地將來不可成為國都,否則,在金陵(南京)建都者,國運必不會長久,楚威王對此深信不疑,在滅了金陵之后,硬是將國都遠遠的避開了,這,便是箴言之力。(歷史詳情見度娘)” “亡秦者胡也,乃是天下大亂之開端,這年年之箴言,我三苗自會替儒門行此大舉!諸位放心便是?!? 儒術歷來不分家。 尤其是三苗族和儒家的淵源極深,可以追溯到老子和孔子! 眾人說道這里,已然是唯一的辦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