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高薪-《金色年代之我的1988》
第(3/3)頁
由于和劉衛東之間的關系,郝國慶自然對彩楓陶瓷公司引進的這條德國內奇公司生產的洗滌槽臥式微壓澆筑生產線的詳細情況比較了解。
這條洗滌槽微壓臥式澆筑生產線是德國內奇公司一九七九年的產品,原來屬于臺灣正鴻陶瓷公司。后來由于正鴻陶瓷公司對生產線進行升級,從德國內奇公司購進了更為先進的澆筑生產線,原來這條生產線就淘汰了下來。
隨后這條生產線就由香港日興陶瓷設備公司的老板譚金軒購買了下來,然后推銷給了剛剛立項、急于提高生產技術水平的彩楓陶瓷公司。
由于雙方商定的是以交鑰匙工程這方風險比較小的模式來引進這條生產線,而譚金軒為了促使這條生產線正式投產,也表現出了巨大的誠意,不惜以月薪一萬五人民幣的高薪從臺灣正鴻陶瓷公司挖了一位叫潘家豪的工程師來負責整條生產線的安裝調試。
月薪一萬五??!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
郝國慶作為向陽坡粘土礦的礦長,本身也有三十年工齡,每月拿到手的工資不過才一百二十出頭,一年下來,才將將夠一千五。
也就是說,那個叫潘家豪的臺灣工程師工作一個月,就等于郝國慶不吃不喝干十年收入。
拋開這中間巨大的心理落差不談,但是至少可以說明譚金軒這個香港老板對這個項目的滿滿誠意。
如果他不是想把這個項目盡快搞好,何必花這么大的代價從臺灣把那個潘家豪聘請過來?
從這個意思上來說,彩楓陶瓷有限公司的這個項目,又怎么會失敗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