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密令-《全民劍圣》
第(1/3)頁
作為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單元,戰團是團體、勢力的最小單位,卻也是作為根基的基石。
他們就像是一個個還沒有分化的基礎細胞,在“人體”循環中找自己的位置,最終擁有了自己的功能和特性。
在全民持武的時代,這是最大效率化的機制,是時代的抉擇。
大城、大勢力只需要發出針對性的委托,招募對應的戰團、大戰團,就能做到資源最優化.......舉個例子,某地即將遭遇獸災,要修建一道要塞防御,還要擅長駐守、防御戰的戰力。
他們可以直接在對應的平臺、組織中掛個要塞建設任務,就有專精基建的建設兵/團們來加班加點,再掛個防御性的戰斗任務,自然有大把的巖州戰團搶任務。
而如果是救援、轉移平民、救災之類的任務,也有專門的貨運大車、醫院大車的戰團最適合。
能力足不足夠有一套評價機制,專業不專業,才是資源、效率最大化的屏障。
在人類社會中成長的道路,也是尋找自己位置的旅途.....而考驗一個新人戰團,自然要求不能太高。
“.......這太過分了吧,不僅是考驗戰斗能力,這上手都是測試行政能力?”
戰力是戰團的基礎和核心,但僅僅只會戰斗的話,在很多場合會施展不開。
之前的和平戰團換防、調走的兩個戰團,一個就是財務、商業專精,連帶的負責了這里的政務,另外一個就是純粹的戰力戰團了,都是一些五大三粗的大老爺們。
人數明顯更少的商務戰團,不怎么需要外出戰斗,就至少和戰力戰團平分收益.......而如果戰力戰團有了一定的政務、商務能力,是不是能夠全部吃下?
一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如果這也是考驗的一部分的話,鄭禮已經占據了優勢.......他不覺得在這方面,有新人比自己強。
他飛快的瀏覽了之前戰團留下的記錄,第二天就見了幾個關鍵的人,還開了個大會。
僅僅只是依靠兩個戰團,四五十號人,管理一個幾萬人的城鎮,簡直就是開玩笑。
真正做具體事的,依舊是本地人,領著本地政府工資在本地生活的人類、鬼人。
他沒有動行政班子和基層工作人員,這么短的時間,那幾百號人,他也沒有功夫去辨別誰是賢臣誰是貪污犯誰是薪水小偷......他只是稍微調整了一下獎勵機制,許下了一些承諾,鼓勵了一下行政人員的積極性。
嗯,對于某些人來說,什么都是假的,薪水是真的,福利也是真的。
作為秘書長的經驗告訴他,作為一個缺乏權威和情報的空降領導,只要福利待遇拉滿,短期內就不會出事,比什么好話、心機都來的有效。
別說,獎金給到位,承諾補上,鎮里面的那些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行政效率,還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了,對待鎮民都友善了很多.......就是這提升能夠持續多久,完全成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