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將這個小插曲拋在腦后,千舟繼續往城里走去。 西洲的建筑風格與秦國大相徑庭,這讓從沒出過國的千舟倒是長了一番見識。 道路兩側的房屋多用紅磚,在冰天雪地里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房屋都不算高大,只有兩到三層左右,個別會有一個尖塔型的小閣樓。 黑色的房頂尖而光滑,坡面的角度很大,應該是為了防止積雪。 房屋沿著街道如書冊一般排列得整整齊齊,橘黃色的火光透過一扇扇窗戶打到街上——這讓雪地里的千舟憑空感受到了幾分寂寞。 抬起頭,可以看見城市中心的廣場上矗立的高大鐘樓。 鐘樓呈方形,通體用灰色的石磚砌成,墻壁上刻著精美的浮雕。而在最頂部,鐘樓的線條開始收束。最后留下一個陡峭的黑色塔尖。 就在剛剛,它“當當”的響了六下。 千舟拐了拐,最后抖落身上的積雪走進了一間酒館。 名義上是酒館,但這里并不是只提供酒水。 事實上,因為經濟與環境的原因,在北方地區最多的就是這種復合型的酒館。 因為氣候寒冷,酒水在北方地區是永遠不愁銷量的。同時,這些酒館也會提供一些簡單的食物兼營飯店的職能——這一服務一般提供給那些不會做飯的單身漢。 不發達的旅游業與商業導致了鎮子上沒有專門的旅館,所以這些酒館有的也會用空房間來提供住宿。 千舟看了看酒館的招牌,上面的單詞他并不認識。不過從詞根來看,很可能是當地的俚語或者復合詞。 隨著千舟的進入,老舊的木門發出了“吱呀”的響聲,以此來提醒老板:有客人來了。 千舟剛進酒館,就覺得一股熱氣混著酒味迎面撲來,凍得發僵的身子也暖和了起來。 房屋的頂部吊著一盞瓦斯燈,把整間酒館照得通明。 酒館的最里側是一座壁爐,熊熊燃燒的木柴發出“噼啪”的聲音。 壁爐旁就是吧臺所在的位置,酒架上各色的酒瓶堆了個滿滿當當。酒架下方則是一排堆放整齊的橡木木桶,桶口用木塞牢牢塞緊。 從吧臺向外,零零散散的排著不少木桌與板凳。這個時候,大多數桌子上都已經坐滿了人,聲音嘈雜一片。 也對,在娛樂生活匱乏的夜晚,喝酒已經是最經濟的消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