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西域守軍看著落下城頭的大旗,看著越來越多涌入城中的羌人奴軍,最后看向殺神一般的劉季等人,面上無不泛起凄然之色! 此時,降者免死的呼喊聲,已經遍布全城內外。 涌入城中的羌人奴軍,在用蹩腳的西域語言呼喊,城外剩余的秦軍攻城部隊,也在用蹩腳的西域語言呼喊…… 當啷—— 有西域士卒扔下手中的兵器,脫掉身上的鎧甲,認命匍匐在地上。 啪嗒—— 啷—— 如同連鎖反應般,越來越多的西域士卒,扔掉兵刃盾牌,匍匐以示投降。 蒙恬昨日的攻心計,終究是起作用了! 西域士卒的決死念頭,在不知不覺間已被瓦解,或者說已然不像他們自己認為的那般堅定。 在有選擇余地的情況下,他們選擇投降看似有仁慈之心的秦軍! 負隅頑抗者自然也是有的,甚至有瘋狂之輩,想燒死城內監禁的數十萬羌人奴隸,給自己陪葬。 但,隨著秦軍戍卒,率領羌人輔軍,加入城中戰斗,城內各處要地,便被迅速控制。 糧草、牛羊、甲械,乃至是寶庫,全部封存! 數十萬被餓得瘦骨嶙峋的羌人奴隸,當然也被解救出來! 城內負隅頑抗的殘敵,在午時之前,盡數清除干凈,秦軍說話算話,負隅頑抗者,不論已經戰死的,還是受傷未死的,一律拉到城外壕溝,坑之。 傷者被坑時,發出的凄厲哀嚎聲,乃至是哭泣求饒聲,從城外傳到城內,聽著讓人頭皮發麻。 但被解救的數十萬羌人奴隸,卻是如聞仙音,只覺心中狠狠出了一口惡氣,若非實在餓得走不動路,非得去親自觀刑不可。 而投降被關押的西域士卒聞之,感到兔死狐悲之余,又不免為之慶幸,秦軍說話算話,他們至少還能活著,不是嗎? “不要給他們吃肉,先熬些稀粥,讓他們每人喝一碗……否則,餓得太狠驟然暴食,容易撐破胃囊,那可太得不償失了……” 秦墨和蒙恬領著一隊親衛,視察被解救的羌人,讓伙頭軍和隨軍醫倌,盡心幫助救治。 順便,尋找頓弱與其隨扈的蹤跡,蒙恬給出了豐厚的賞格:“爾等可曾見過被西域聯軍羈押的秦人官吏,誰若是知曉那些秦人官吏的蹤跡,本侯賞金十斤~!” 這賞格真的很重,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兩人來此之前,對俘虜的所有西域聯軍將領,都已經詢問過,一個也不曾見到頓弱。 可若說頓弱已經死了,則又有些對不上。 畢竟攻破赤巖關時,秦墨得到明確的信息,是托里提率殘部逃遁時,把頓弱等人也裹挾走了。 托里提最后逃來了這石頭城,按理說頓弱等人也應該在的,哪怕是死了,也該有點痕跡,沒道理憑空消失! “主君……大將軍……有西域聯軍從西門逃走,被夏侯嬰將軍率領的伏兵堵住了去路,約有三千余……夏侯嬰將軍請求派兵增援。” 就在秦墨和蒙恬一籌莫展之際,軍情急報突然傳來,兩人不得不收起心思,應對眼前的正事。 自從秦軍來到石頭城外,一直都是奉行圍三闕一的策略,看似給西域聯軍留了一條撤退的活路。 當然,所謂的圍三闕一,歷來都是騙人的幌子,誰當真誰是傻子。 除非特殊情況,有意放走敵軍,否則那看似的活路,百分百都是危機四伏! 但,知道歸知道。 西域聯軍中不乏有那,不愿投降秦軍,也不愿白白戰死者,他們眼看不可守時,果斷棄城而逃了。 從沒有秦軍圍堵的西門逃! 然后,毫不意外的進入秦軍埋伏圈! “這是你們大秦的上卿頓弱,據說還是個侯爵……再敢用火器轟炸,我第一個便先砍下他頭顱。” 托里提把戰劍架在頓弱脖頸上,向夏侯嬰大吼道。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