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搏一搏,牦牛變寶馬! 白羊部羌人踴躍參加遴選之際,近十萬被托里提坑慘的帶路黨羌人,也在同時接受處置。 不同于赤巖關時,被托里提坑的帶路黨羌人,彼時之大小族長首領,皆已被托里提殺害。 秦墨解救的全是底層羌人,所以毫無負擔的將他們編為奴軍。 而石頭城這近十萬帶路黨羌人,雖也被托里提坑的挺慘,但其中的族長首領們,都還好好的活著呢。 蒙恬干的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將其中的大小族長首領,盡數揪出……腰斬示眾! 是的,腰斬示眾! 底層羌人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只能跟著當權者的抉擇隨波逐流,是可以理解的。 有罪。 但罪不至死! 可族長首領們,卻是當權者本身,他們既然選擇,勾結西域諸國,試圖對抗大秦,那么便要面對失敗的結果。 大秦對真正的敵人,從來不會有甚么仁慈,腰斬示眾以儆效尤,是他們唯一的下場! 行刑當日,石頭城內外的羌人,包括最早投靠的一千五百羌人輔軍,皆被蒙恬下令觀刑。 腰斬的殘酷性,不需多加贅述,受刑者被斬為兩截后,以木板封堵腰腹創口,一時半會死不了,在極致的痛苦下凄厲哀嚎。 那等慘烈血腥的場面,足以讓見慣殺戮者為之悚然! 觀刑的數十萬羌人,直看的頭皮發麻,哪怕是恨透了這些帶路黨首領的白羊部羌人,心中出了一口惡氣的同時,也在暗暗咧嘴。 觸怒大秦者,便是如此凄慘下場! 行刑結束后,蒙恬才又下令,將近十萬帶路黨羌人青壯編為奴軍,若戰時表現的夠好,便如前一批萬余奴軍般,赦免自身及家眷之罪入良籍。 若敢畏戰避戰,后果自己掂量…… “如今,軍中共有精銳輔軍三萬余,奴軍九萬七千余,合計十三萬余,其中雙馬輕騎兵兩萬,皆為輔軍,余下盡為步卒,抄西域諸國的屁股,大抵是綽綽有余了。” “但,不論是三萬精挑細選的精銳輔軍,還是那近十萬奴軍,皆只是簡單整編,未曾接受戰陣旗鼓訓練……” “恐怕下了高原,面對西域諸國的軍隊,傷亡會很大!” 中軍大帳里,蒙恬喝著不甚滾燙的開水,向身旁的秦墨以及帳下諸將,解釋如今軍中的情況。 自從秦軍上了高原,遇上的西域聯軍,大多給人一種很菜逼的印象。 但其實,這一種絕對的假象,西域聯軍若是真菜逼,怎么可能在短時間內,橫掃高原諸羌部族。 而且還是頂著高原反應的影響,打得諸部羌人毫無還手之力! 羌人輔軍和奴軍,若是下了高原,去與西域諸國的守備力量交戰,那么便連唯一的優勢也沒了。 只憑那股子不怕死的血勇,有非常大的可能,會被西域諸國反過來剿殺! 真遇到那等情況,不到三千的秦軍戍卒銳士,可顧不過來給十三萬羌人戰士解圍! 可若是在石頭城進行整訓,讓羌人戰士具備一定的戰陣素養,那無疑會浪費許多時間,也會錯過沖下高原,直插西域諸國腹心的大好戰機。 西域諸國只需壯士斷腕收縮防御,秦軍便又要打呆仗,打死傷甚大的硬仗! “大將軍,御駕平定百越時,收服的越人戰士,皆善于游斗,翻山越嶺穿林入水,堪稱如履平地,但卻不善堂堂戰陣之道。” “彼時,也是急于發兵,秦相曾用過邊行軍便訓練的法子,倒也算是頗有效果的應急之法,您不妨也試一試!” 帳中沉默片刻后,老頓弱突然開口,提議道。 但這提議說出來,不等蒙恬說話,秦墨自己便搖頭道:“老前輩,此時非彼時,不一樣的。” “彼時在百越,越人戰士縱然戰陣訓練不精熟也無妨,因為他們一直還是在山林之中作戰,終究還是他們所熟悉的戰場環境,必要時可以發揮他們的優勢。” “而此番,羌人戰士卻是要離開高原,去不熟悉的西域盆地作戰,若是戰陣訓練不精熟,那便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也不占了,介時敗了,恐怕擋都擋不住!” 蒙恬點頭附和道:“然也,秦相所言甚是,不可不察。” 老頓弱聽得啞然,捋著胡須又陷入沉思。 蒙恬見他不在言語,轉而看向帳中諸將:“可有應對之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