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秦墨率大軍趕到時,只得到一座四門洞開,到處都在著火的空城,奴軍進城搜查,只看到了一些利欲熏心的街溜子,正在滿城搜撿值錢的物什。 這場面,讓秦墨很滿意,屠城威嚇之法,總算是起效果了! 大軍入城,撲滅各處大火,在城中踏實睡了一個暖和覺,次日拆毀一段城墻,繼續行軍。 接下來便是類似的事情連續不斷,秦軍每抵達一地,必然是人去城空,以至于十萬大軍,沿途一兵一卒未損,便‘嚇滅’了兩個西域小國,以及大部分樓蘭國的城池,軍民皆望風而逃。 不過,凡事總不會一帆風順! 有貴族害怕被屠,放棄家族的領地棄城而逃,便有貴族誓死守衛自家祖輩傳下來的領地。 秦狗想屠我的城? 那也得能破城再說! 而且,有句話叫做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有貴族站起來表示,要誓死抵御秦狗時,許多不甘逃離家園的貴族,以及軍民百姓,便紛紛加入其中。 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人,簡而言之便是齊心協力,誓死與秦軍斗到底! 再有便是相鄰諸國的國王,得知樓蘭已經快被秦墨的十萬大軍覆滅時,紛紛開始刮地皮,不計后果的支援樓蘭國。 只要是能打造成兵甲、能填飽肚子的東西,不論是象征權力的青銅器,還是留作種子的種糧,亦或者未長大的小牛羊崽子,都支援樓蘭…… 這倒不是因為他們的聯盟,有多么的堅固牢不可破,而是他們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 樓蘭若滅,下一個便是他們的國家。 而且,前線已經斷了糧草補給的十幾萬西域精銳,可就徹底被包餃子完蛋了,介時真正的秦軍主力,進入空虛的西域,諸國之王有一個算一個,能逃便算是幸運的…… 所以,他們支援起樓蘭,堪稱是毀家紆難! 而樓蘭國王,自然是將得到的支援,全部調往敢于死守的貴族領地,并且派了儲君王子,前往鼓舞軍民士氣。 …… 不過,秦墨接到前方城池,正在大肆加固城防,而且有大批援軍,以及糧草甲械,正在入城的情報后,卻是很淡然。 他對此早有心理預期,畢竟凡事都有兩面性,屠城威嚇之法,要么催生出望風而降,要么便是類似的決死據守。 如今大軍已然靠著屠城威嚇之法,輕而易舉嚇崩兩國,也嚇崩了大半個樓蘭,馬上便能與在羅布泊一帶,打游擊斷糧道的蒙恬匯合了,堪稱旅游一般,進兵神速。 樓蘭這西域大國,在僅剩兩座城池的情況下,有貴族選擇硬氣一回,也在情理之中! “此地是樓蘭王城的最后一道屏障,名為鄯善城,原也是一國,近幾年西域各國互相兼并,鄯善不敵樓蘭,自去王號投降,受封為貴族?!? “其實,認真說起來,秦軍嚇崩的可不止是兩國,那些同樣被嚇崩的樓蘭城池,曾經大半皆是獨立的西域之國……” 中軍大纛旗下,托里提帶著鐐銬的雙手,指著遠處遙遙在望的城池,侃侃而談向秦墨與呂小妹,還有丹姝和子都,介紹道。 秦墨邊聽邊頷首,把雙腳從馬鐙中抽離,直接站在緩緩前行的汗血白馬背上,用千里鏡眺望鄯善城。 鄯善城的規模,不下于大秦的郡治城池,稱得上城高池深。 而且,看樣子為了防備火器攻城,護城河和城墻之間,竟也修筑了內線工事。 對付火器攻城的法子,其實也就那么幾招,城中主將與托里提想到一塊,也不是甚么稀奇事兒…… 秦墨看罷半晌,重新坐回馬背上,而后從親衛手中接過一桿的鐵鈹,狠狠往地上戳了一下。 噗—— 他力氣極大,這一戳,鐵鈹那酷似短劍的刃頭,竟直接盡沒入土,把旁邊的托里提,給驚得面皮抽搐。 隨著汗血白馬前進,秦墨也將鐵鈹猛然拔出,泥土被帶開,形成一個小而深的坑洞,刃頭上也帶了少許泥土。 “將之填上,別讓后面的牲口坐騎,踏進去崴了蹄子……” 秦墨囑咐了身后的親衛一聲,而后將粘在刃頭上的泥土,放在眼前仔細觀看,半晌才道:“此城,十日之內可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