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旁邊伺候的內侍總管小心翼翼地說道:“皇上,太子殿下不是已經不追究了嗎?皇上為何還要愁眉不展?” “你不了解君澤,這件事是沒過去啊。”翊康帝說著,便嘆了一口氣:“否則他不會不讓小寶和玉兒不進宮上課的。” 他不讓小寶和玉兒進宮,就是知道真正的兇手并沒有受到懲罰。 翊康帝還是了解自己的兒子的,李君澤不想做的事情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做的,這一點從當初讓李君澤納妾一事上他就已經知道了。 當年李君澤因為不肯納妾,堅持己見甚至不惜放棄皇位,還有什么能說服他放棄自己的想法? 趙絲言或許可以,只是可惜,趙絲言不會幫他。 想到這,翊康帝有些倦怠地閉上了眼睛。罷了,韓清造的孽,他能做的也就這么多了。 他老了。 最近翊康帝覺得自己老了,韓清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對小寶下毒,還有李君澤,他越來越體會到無法掌控李君澤了。 翊康帝嘆了一口氣。 翊康帝知道李君澤沒打算息事寧人,但是他沒想到李君澤會如此來勢洶洶。 事情是從韓明遠開始的。 這一日早朝,太監日行一例:“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然后顧晨風便站出來了。 這幾年顧晨風很低調,在翰林院做他的編修,毫不起眼,可是沒有人敢真正小看他。這個從一開始就站對到李君澤的身邊,并且這么多年了堅定的跟隨著李君澤的腳步,是一名資深太子黨。 這么多年了,無論旁人如何挑撥和收買,顧晨風都不為之所動,他已經和李君澤牢牢地綁在了一起。 不過這幾年來他一直很低調,除了他一直未婚,成為了上京的黃金單身漢之外,他并沒有太過出眾的表現。 這次他突然站出來說道:“臣有本啟奏。”的時候,滿朝文武都有些愕然。 顧晨風代表的是李君澤,大臣們都知道這一點,都想看著他要說些什么。 顧晨風抬起頭,清俊的面容上,目光溫潤沉穩:“臣要彈劾韓大人勾結大遼人,謀害定國公,險些害的定國公戰死沙場,登州城破!”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 好嘛,這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一彈劾就來個重量級的,彈劾韓明遠。 這幾年,隨著二皇子漸漸長大,韓家的野心昭然若揭,韓家跟太子之間的關系也是勢如水火,雙方也沒少在彼此的底線下互相試探,但是當面開戰卻還是第一次。 而且一上來就是勾結大遼,陷害定國公這樣的罪名。 這罪名一旦定下,韓家就是個抄家滅族。 眾人的目光一下向李君澤望了過去,只見李君澤神色淡然地站在那里,眼底宛如凝聚著一灣深潭。 韓明遠當即道:“皇上,臣冤枉,顧大人一派胡言,還請皇上明察!” 顧晨風不慌不忙,“回皇上,臣有證據。”頓了頓,他從手里掏出了兩封書信:“這是韓大人與大遼人的書信往來,還請皇上明鑒。” 很快就有太監過來接證據。 顧晨風又說道:“皇上,此乃手抄本,臣擔心走路風聲,不敢隨身攜帶,就擔心出了差錯,所以正本被臣放在意個安全的地方,他日三堂會審之時,定會交出。” 翊康帝剛要去拿書信的手頓時一頓,他凌厲的目光向李君澤望了過去。 這不是防著韓明遠,這也是防著他呢! 李君澤毫不退縮地回望他,沒有絲毫的閃避,那清亮的眼神,讓翊康帝心中一陣怒氣翻滾。 李君澤此時站了出來,然后說道:“父皇,既然有了苦主,韓大人位高權重,定國公勞苦功高,都要給兩人一個交代才是。”頓了頓,他繼續說道:“兩位大人身份特殊,兒臣認為,理應大理寺、刑部、兵部三部聯審方顯公道。” 大理寺寺卿是翊康帝的心腹,而刑部尚書與韓明遠是好友,李君澤的勢力大部分分散在兵部,都是當初他在登州時提拔上來的心腹。 所以這次三方會審,不偏不倚看起來和諧的很。 以至于翊康帝連反對的話都說不出來,只好點了點頭同意了。 翊康帝這次是被李君澤擺了一道,臉色難看地站起身向外走去,結果剛邁步走出大殿,突然渾身一震,竟直直地倒了下去。 李君澤不由得一驚:“父皇!” “皇上!” “皇上!” 李君澤忙去扶住了翊康帝,然后喊道:“快傳太醫!” 翊康帝被送回了寢宮里,眾位大臣都在門外等候,太醫很快就到了,進去給翊康帝把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