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大結局:喜歡你,終其一生,盡我所能-《嫡女為后:世子爺太難了》


    第(3/3)頁

    就在所有人認為李君澤會成為新任皇帝的時候,翊康帝卻突然傳位給皇長孫李元灝,滿朝皆驚!

    李元灝從小在宮中長大,由翊康帝親自教導。他很好的繼承了父親的聰慧睿智,卻也有母親的細心謹慎,而且他比李君澤的性格更加平易近人。

    翊康帝對長孫向來疼愛有加,便是處理國事,就連面見朝臣時都不曾避諱他,皇長孫可謂是從小便耳濡目染,雖然年輕,卻并不影響他成為一名合格的皇帝。

    而且滿朝的文武百官幾乎都是看著他長大的,對于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總是多了幾分的偏愛。

    所以對于翊康帝傳孫不傳子這件事,也很快就接受了。

    關于這一點,李元灝非常不滿意,他正在跟皇上……現在應該說是太上皇抱怨。

    “皇爺爺!我爹向來什么都好,就是太以我娘為重了,他這分明是為了逃避責任,想著要帶我娘去游山玩水,所以才把皇位推給了我!連我的登基大典都不參加就走了,簡直是太壞了!”李元灝憤憤不平地說道:“可是我又做錯了什么?我還這么小,我還沒有走過大江南北,還沒有見過北國風光,我還要去看小舅舅的!皇爺爺,您可要為孫兒做主啊!”

    趙文浠現在可是大旗的名將,六年前休養生息之后的大遼又一次來犯,趙文浠奮勇殺敵,抵住了大遼的進攻,他終于實現了小時候的夢想。

    他在幾年前娶了一名武將的女兒為妻,這位妻子武功高強,聽說還跟隨過趙文浠上過戰場,夫妻兩人夫唱婦隨很是恩愛。

    這幾年趙亭山的身體越發的不好,都是年輕時征戰留下的舊傷,趙絲言親自去了登州一趟,將趙亭山送到了南方養病,柳氏陪伴在他的身邊。

    太上皇好脾氣地看著他,已經長大的少年眉宇間與李君澤十分相似,可是他卻比李君澤多了幾分歡脫,表情也更加靈動。

    太上皇眼中帶笑,寵溺地望著自己的孫兒:“你這話便也只敢跟我說說,當著你爹的面兒,你可敢說?”

    李元灝頓時一噎,覺得連皇爺爺都欺負他,簡直沒有天理!

    李元灝幽幽地嘆了一口氣。

    太上皇見孫子一臉委屈的表情,心里也有些不高興了,輕哼了一聲說道:“你爹那個人,什么都好,就是太過重于女色,把你娘看得太重!身為男子,理應以江山社稷為重,你再看看你爹,你娘說太陽從西邊出來,他就不帶說東邊的!簡直是辱沒男子的尊嚴!”頓了頓,他又不忘教育道:“元灝,你可不能跟你爹學,以后被一個女子拿捏的死死的,這像什么話?”

    這么多年,翊康帝對趙絲言依舊沒有改觀,總覺得這個女子將他兒子欺負得死死的,總是看趙絲言有些不順眼。不過看在李君澤和一雙孫兒的份兒上,翊康帝便也就忍了,只是時不時的還會抱怨一下。

    李元灝嗯啊地聽著,不時還敷衍地點點頭,心里卻不是在意的。這些年了,皇爺爺想起來就要抱怨一下他娘,可是又拿他娘沒辦法,只能嘀咕兩句了。

    還是他娘說的對,想他皇爺爺身為一國之君,卻拿一個小小女子沒辦法,換了誰心氣都不順啊,他們要體諒皇爺爺。

    太上皇很是警覺地看著李元灝:“元灝啊,你可要答應皇爺爺啊,千萬不能被一個女子拿捏啊。”

    李元灝一臉為難:“我是我爹的兒子,這都說我和我爹很像,皇爺爺,我是很想答應你,可是我怕我也不能免俗啊。”

    “像什么像!你爹也沒像我啊!你像皇爺爺,你肯定跟皇爺爺一樣!”翊康帝一口咬定地說道。

    李元灝急忙安撫他,關于他像誰這個問題并沒有多發表意見。

    于是李元灝立刻就忘記了,自己是來跟皇爺爺抱怨李君澤坑兒子的,卻一不小心被皇爺爺給帶跑偏了。

    此時的李君澤已經帶著趙絲言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上京。

    他早就說過,希望能夠帶著趙絲言云游四海,縱橫江湖,以前總是有太多放不下的事情。

    可是現在大旗的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他也想要歇一歇,只想和身邊的女子在一起。

    一艘南下的大船之上,李君澤和趙絲言立在船頭,微風吹起兩人的發絲,勾勾纏纏在一起。

    歲月對趙絲言似乎格外的寬容,她一如當年那樣美麗優雅,她望著身側依舊俊美的丈夫,有些擔憂地說道:“我們就這么走了,玉兒該怎么辦?也不知道她什么時候能嫁出去。”

    玉兒也早就過了成親的年紀,可是和她哥哥一樣,一直都沒有找到心儀之人。李君澤和趙絲言也不是那種刻板之人,也不愿意委屈了一雙兒女,只好答應讓他們自己選擇嫁娶。

    李君澤擁著妻子,溫聲說道:“那是他們的故事了,我們已經將他們養大,至于未來的事情,我相信老天自有安排,兒女自有兒女的緣法,我們總不能跟著他們一輩子。”頓了頓,他繼續說道:“我們也該過自己的日子。”

    好在趙絲言也不是那等放不下孩子的母親,當年小寶還沒滿周歲她就能離開孩子,可見其心性了,略一思索便覺得他說的有道理。

    趙絲言微微一笑,輕輕地點了點頭,靠在他的胸膛:“那我們去哪里?”

    “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李君澤輕吻著她的額頭,“只要我們在一起。”

    趙絲言抬起頭,望著他依舊俊美的面孔:“值得么?不后悔么?”

    為了她放棄了皇位,值得么?以后不會后悔么?那是皇帝的寶座啊。

    多年的夫妻,兩人早已有默契,讓他立刻便明白了她想說的話。

    他輕輕一笑,卻是抱住了她:“現在的大旗已經沒有什么可讓我操心的了,我若是做皇帝,也未必會比元灝做的更好。”頓了頓,他繼續說道:“而這世上,除了你,沒有什么是我必須要得到的。”

    這十幾年來,因為有翊康帝的支持,他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這大旗已經如他所愿。

    他做到了能做到的,對大旗已無遺憾。

    李元灝很快就登基了,名號正宣帝。如眾人所期待的那樣,正宣帝兢兢業業一輩子,終于成為了一代明君,名垂青史。

    不過他爹李君澤比他還要有名,除了李君澤生下了一代明君正宣帝之外,還因為他曾兩次與皇位擦肩而過。

    第一次他本來都要成為皇帝了,連龍袍都做好了,結果被他父親當了皇上,他成了太子。

    李君澤勤勤懇懇地做了二十年的太子,總算是熬到了他爹退位,結果皇位也沒輪到他,給了他兒子了。

    可以說李君澤是實慘本慘了,有幾個人能像他這樣,出身才干都如此優秀,偏偏就是做不成皇帝,也不得不說這都是命運。

    不過就算李君澤沒成為皇帝,也不影響他對大旗做出的貢獻。

    是李君澤改變了大旗重文輕武這一弊端陋習,后來史學家研究表明,若非李君澤下定決心改革成功,大旗的國運至少會縮短兩百年。

    而在當時的背景之下,李君澤能抵住儒家思想的力量,還有士族的抵制成功變革成功,實在功不可沒。

    李君澤的所作所為都表示了他的遠見。

    李君澤的傳言還有很多,聽說他這一生僅鐘情一位女子,便是他的妻子,兩人伉儷情深,羨煞旁人,在兒子登基之后,他便帶著妻子云游四方,行蹤不定。

    終其一生,李君澤只在正宣帝立后和他唯一的女兒成婚時才帶回了上京。

    值得一提的是,正宣帝似乎被父親所影響,一生也只有一位皇后,傳為奇談。

    傳聞,李君澤對唯一的兒子最滿意的一點也是于此,他說,這才是他的兒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