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三國-《漢末獨行》
第(1/3)頁
雖然這當今天下所有人都說,天下三分,天下三分,但是江東一直只是一個吳王,還是只屬于曹氏朝廷的吳王。
當初江東西抗劉玄德,北阻曹子桓,那也算得上是坐實了他天下一大勢力的名聲。
只是這種名聲,卻是換不來一個皇帝之位,甚至于,到曹丕死前,江東眾將明知道曹丕動不動就拿著自己的江東說事兒,但是就是不能吭聲,任憑他三天兩頭的嚇唬自己,也只能陪著笑臉俯首稱臣,時不時的還得給曹氏上供。
在這種委屈之中,江東就這么度過了好多年。
孫權在此之前,他真的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混成這個樣子的。
曾有很長很長的時間,無論是誰,一提起他孫權,那都是繼承了父兄的基業,這肯定就是第一句。
初平二年,孫堅因奉袁術之命征討荊州刺史劉表,不幸戰死。喪事畢后,全家遷往廣陵郡江都縣。
這個時候,九歲的孫權失去了自己的父親,但是他還要努力的學習只是。
(《三國演義》上面說孫權曾經在九歲的時候,去荊州找到了劉景升,去討要自己父親的尸體。
但是最后作者好生的考究了一番這件事情,可以明確的告訴諸位了,這件事那就是十分扯淡的,不單單孫權沒有去,他大哥孫策也因為年紀太小沒有去。
他們兩個不出意外都跟著自己的母親呢,被自己的母親嚴加教導!
《建康實錄》:后堅薨,夫人家于舒,撫育孤幼,嚴于母訓。這句話說的不單單是孫權,應該還有孫堅,說起來的話,當時跟著孫堅的應該是他的堂兄弟孫賁。
《三國志·卷四十六·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第一》:初平三年,術使堅征荊州,擊劉表。表遣黃祖逆於樊、鄧之間。堅擊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兄子賁,帥將士眾就術,術復表賁為豫州刺史。
《三國志·卷四十六·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第一》:堅薨,還葬曲阿。)
初平四年的時候,孫權就被大哥孫策派來的呂范將軍等人帶到了舅舅吳景那里,當然還有他的母親等人,開始了寄居的生涯。
次年,孫策為袁術攻打廬江郡。揚州刺史劉繇深怕被吞并,欲對孫權及其母等不利,于是朱治派人到曲阿迎接孫策母親及孫權等幼弟,提供養護。
后來,孫權跟著吳夫人遷往歷陽縣,又遷往阜陵縣!
直到興平二年,孫策起兵渡過長江,在擊破劉繇后,派陳寶到阜陵接家人回曲阿!
從中平元年,時任佐軍司馬的孫堅隨朱儁征討黃巾軍。孫權與家人都留居九江郡壽春縣開始,到興平二年。
長達十一年的時間之中,孫權就不斷的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寄居,然后逃往,最后去下一個地方。
這足足的十一年時間之中,孫權除了逃往還學會了很多事情,很多很多,不該他這個孩子學會的事情。
所有人都說孫權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斷,崇尚俠義,喜歡蓄養賢才,因此漸與父兄齊名。
也有很多人說,他孫權年少有才,說他他常跟隨在孫策左右并參與內部事務的決策,其才能令孫策都自嘆不如!
甚至都有傳言說,每當宴請賓客時,孫策常常回頭看著孫權說:“這些人以后都會是你的手下。”
還給了他兩個很好很好的伴讀,一個朱家的樣子朱然,一個從豫州汝南郡固始縣避禍江東的胡綜,都是很好的人才。
但是這都不是他真的學會的,他真的學會的是皮厚心黑,這種不應該出現在他這種公子哥身上的詞語,卻是孫權最喜歡的東西,因為十一年的逃往寄居生活告訴他,若是不這么做,他會很慘。
而有了這種經歷的他,對待很多事情上都會很早熟。
在孫策收得丹陽、吳、會稽三郡之后,十五歲的孫權被任命為陽羨縣長,吳郡太守朱治察舉他為孝廉,揚州刺史嚴象舉其為茂才。后又代理奉義校尉。
然后孫策被打的和三孫子一樣。
建安四年到建安五年年初這段日子,孫權隨孫策討伐廬江太守劉勛。劉勛敗逃后,又進軍沙羨,討伐江夏太守黃祖,收得了廬江、豫章二郡。
不過這段時間,孫權沒有領兵,這是第一次有很多人懷疑,他孫權的帶兵本事,是不是和他的父兄完全沒有可比性。
畢竟江東猛虎孫文臺,江東小霸王孫伯符,那都是天下間赫赫有名的統帥,但是到了孫權那里,似乎這個家伙和孫家天生的武將沒有任何的關系一樣。
就在這種懷疑之中,孫策死了。
建安五年,孫策被許貢門客行刺而去世,臨終前命孫權接替其位。孫權當年只有十八歲而已,被東漢朝廷冊拜為討虜將軍,兼領會稽太守,駐守吳郡。
孫策剛剛統一江東沒有多久,地方士民及賓旅寄寓之士仍存異心,因此孫權最初掌管江東時,局勢動蕩不安。
廬江太守李術更是公開反叛,宗室內部廬陵太守孫輔通敵曹操、孫暠企圖奪權,丹陽太守孫翊和宗室重臣孫河遭到殺害,豫章、會稽等地數萬山越也伺機作亂。
什么叫做內憂外患,現在這就叫做內憂外患。
被無數人質疑沒有本事的孫仲謀看著這一副慘淡的景象,也只是淡然的接受了江東之主的位置,臉皮之厚,讓無數人嘲諷都沒有作用!
孫權以張昭為師傅,以周瑜、程普等舊臣,統御諸將。先率軍消滅李術,得其部眾三萬余人;阻止宗室反叛;
又滅山越六千,收編萬余。他又廣招賢才,聘求名士,諸葛瑾、魯肅、嚴畯、步騭、陸遜、徐盛、顧雍、顧邵等人被招至麾下,安定了地方大族及賓旅寄寓之士之心,穩定了江南局勢。
在史書上或許這些事情只能分配在短短的幾句話之中,但是這些事情做下來,他要頂著多么大的壓力,他要做多少事情,他能夠做的就是無數人在嘲諷和拒絕的時候,滿臉微笑的告訴他們,你們說得對,我還要繼續做。
十八歲之后的年華,比那舉家逃往的十一年更加的讓他難忘,因為更加的難受,更加的讓他痛苦,不過他靠著自己這些年鍛煉出來的臉皮,讓一個十八歲的家伙,慢慢的坐穩了那個位置,慢慢的得到別人的承認。
之后他用了五年的時間,做了唯一的一件事情,孫權三次進攻江夏郡,最終擊殺黃祖,吞并江夏郡大部。
雖然勝利了,但是江東對他的意見就更加的大了,五年打下半個江夏郡,想當年他的父親,一年直接打進了洛陽,他的大哥孫策,五年直接蕩平了江東。
怎么就到了這個家伙這里,五年還沒有能夠拿下來一個江夏郡,不過孫權臉皮厚,他不怕。
赤壁大戰,孫權的代價出現了,或許是因為太多的人看到了這個家伙的內心,直接提出了在曹操南征的時候,大家干脆投降,也好幫助天下早日一統。
曹操占領江陵后,給孫權寫信,直意要取下東吳之地。孫氏陣營內部分化為主戰、主和兩派,主戰派以魯肅、周瑜為代表,主和派以孫權的老師張昭為代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