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部分媒體有些猶豫,雖然他們對這個新聞很感興趣,但是卻有諸多顧忌的地方。 視頻很清晰,能夠很明顯看得出來,拍攝的四個人全都帶傷,尤其是其中唯一的女生,還有最高最壯碩的那個男生。 女生的一只眼睛被傷,血液從眼眶中留下,根本沒有擦拭,也沒有做任何處理,干涸的血液印出一道令人恐懼的痕路。 個高的那個男生是最強壯的,可是現在看起來也是最虛弱的。 他鼻青臉腫,顴骨高高隆起,一只眼睛已經腫成了一條縫,根本看不出來原本的樣貌。 很明顯受到了慘不忍睹的毆打,而且施暴者一點不掩飾自己的惡意,拳拳沖著他的腦袋打去。 似乎就是想要屏幕外的人看到,他們就該有這樣的下場。 雖然媒體們發布信息的步調不統一,但是有一點都很一致,他們在第一時間就報了警。 報警之后,有的新聞社不管不顧,率先在自己的公共賬號上發布了相關的內容。 然而當他們剛剛發布出去的時候,卻發現熱搜已經爆了。 原來是有人早他們一步將視頻內容發了出來。 其中有幾個還是有一些粉絲基礎的加V賬號。 雖然這幾個賬號的粉絲數量不算太多,但是在這樣的信息時代,只要有一部分人看到了并且轉發,很快觀看者就會成幾何數增長,讓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其中的內容。 媒體有些生氣。 既然都發給了我們,為什么還要發給別人?? 但是想想,發布者也沒說這是獨家新聞。 在聯系了那幾個賬號之后,他們才知道,原來賬號在前段時間就被人花錢買了,現在賬號后面的使用者并不是原先那幾人。 很明顯,買下賬號的人,就是發視頻的幕后黑手。 有些還在猶豫的媒體見有人捷足先登了,便也不甘示弱,不再猶豫,趕緊發了出來。 為了表現出與眾不同,吸引更多用戶前來關注自己的新聞,各個媒體開始在剪輯和內容上面下功夫。 他們收到的視頻和照片是一樣的,但是可以通過剪輯解讀出不一樣的內容。 而且除了本身的視頻之外,他們還能夠做很多延伸內容。 比如這四個施暴者的背景,一年前“駱芷萱案件”的詳細資料,猜測發視頻的人究竟是誰等等.... 目前的國家找那個,法律對18歲以下犯罪的保護,本身就容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近幾年來,相關的案件屢見不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