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官員想起了唯一能夠制衡皇上的九千歲。 咦?對哦,九千歲最近怎么都沒有出現? 九千歲不在朝中,現在連言官和謙信黨都不能奈何,可不就是讓皇上一人獨大嗎? 如今九千歲長期不上朝,他身邊的四大太監全部死掉還留下了那么大的把柄。 付滿冠處理“四悍”的事件雷厲風行,很快就將所有牽扯的人問罪、下獄、抄家。 現在閹黨人人自危,根本不敢再興風作浪。 可是九千歲目前還沒有死訊傳來,謙信黨中蠢蠢欲動的文官不敢輕舉妄動。 朝堂上就維持著這樣詭異的穩定。 虞牧淮可不管表面和平下的暗潮洶涌,她只需要看到平靜無波的海面就行。 文武百官的本性到底如何,她在萬知昕的記憶中看得一清二楚。 無論是敵軍還沒到,就迫不及待準備投降了。 還是寧死不屈,帶著全家人一起殉國了。 虞牧淮都記得門兒清。 既然已經將他們扒得干干凈凈,那就靜靜看他們表演就好。 總歸她都記著的,等逮到機會了,該升官的升官,該找理由處置的她也不會手下留情。 趁著官員之間短暫的和平時期,她需要積極處理北方的旱災、西北的筧國軍隊、以及東北的農民軍。 這三項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朝堂上這群人,就在自己的面前,想要什么時候搞死他們,無非就是動動手指頭的事情。 可是旱災和敵軍,卻是遠在天邊,并且麻煩又一時之間難以處理的。 不過好在已經弄死了董云翔,東北那邊暫時安寧了。 于是,皇上將一份圖紙給了太監,讓他送下去,分發給各個大臣們傳閱。 “這是朕這幾天想出來的治旱災的方案之一,朕為它命名為‘坎兒井’?!? 坎兒井,是虞牧淮最初那個世界中,西北邊境干旱地的勞動人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研發的一種地下水利工程。 雖然和井水一樣,都是引出地下水。 但是坎兒井是讓春夏集結滲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以及積雪融水等,通過山體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滿足人民所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