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又過了兩年,琮國越晴山脈附近駐扎的守軍向虞牧淮傳來了密信。 消息稱,筧國軍隊有異動,正在向越晴山脈靠攏。 越晴山脈是位于北部地區的一處重要隘口。 山脈地勢險要,群山峻嶺連綿不絕,重巒疊嶂怪石嶙峋。 北方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溫度較低。越晴山脈山頂的溫度更是常年保持在零度以下。 因為獨特的地勢原因,越晴山脈成為了琮國北部地區阻擋外敵的天然屏障。 琮國的西北地區有筧國軍隊虎視眈眈,東北有農民起義軍蠢蠢欲動。 但是好在琮國目前還是有幾員猛將的。 主要是以西北段奎指揮的漠安鐵騎,以及東北秦翰升帶領的秦家軍為主。 越晴山脈就位于西北和東北的中間地帶。 這使得越晴山脈成為了一道中央的樞紐,本該是嚴防死守的地帶,卻因為其極為嚴峻險惡的環境,所以上一世并沒有在附近設置守軍。 古代的時候打仗,都是需要攻陷城池的。 外敵入侵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滾雪球的方式,沿著某一條進攻路線,將沿途的城市按照進攻的順序一個個吞沒。 若是有多條進攻路線,那就由多個大將帶領,每人進攻一條路線,最終在目的地匯合,攻下地方最重要的城池,一般都是皇城。 也不是沒人嘗試過繞開某座堅守不出難以啃下的城池,直接前往下一座目標的。 但是這樣就容易造成一個問題。 敵軍若是繞過了A城,嘗試攻打B城的話,就很容易造成自己腹背受敵。 前有B城這座亟待攻克的目標,后有隨時可以與B城軍隊配合的A城。 并且做為攻擊方,軍隊一定是長途奔襲,人困馬乏,還需要攜帶大批的糧草。 不像AB城的糧食,都是早已經儲備好了的。 此時若是A城截斷了己方的糧草供給,再加上與B城里外夾擊,就會使得敵軍獨立無援。 不過自古以來,也曾出現過不要命了一般的軍隊,繞過外圍城市的行為。 但是這樣的行動,一般都是為了直達腹心地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