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回到皇城的黃幾道,依舊是那個兢兢業業的忠臣。 只可惜,琮國大勢已去,國運衰落,不是只靠一個人憑借一己之力能夠挽回的了。 就算現在虞牧淮舉全國之力,都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慢慢好轉。 更何況那時候,國內有大批起義軍,朝堂上多是的貪官污吏,多的是尸位素餐的騎墻派。 那時,筧國拋來了一個機會,提出要和談。 黃幾道堅決反對,聯合言官、文官等等,與議和派據理力爭。 萬知昕本來是想要議和的,他看得出來,琮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可是黃幾道鐵了心不同意,搬出各種大道理,最后雖然勸服了萬知昕,但是也激怒了他。 皇上震怒,找了個由頭,再一次將黃幾道罷官免職。 黃幾道第二次解甲歸田,然而這一次回家,卻再也沒有機會回到朝堂了。 因為沒過幾年,皇城就被攻破,傳來了萬知昕自殺的消息。 不久之后,筧國軍隊打到了黃幾道的家鄉。 守城的官員逃跑,大批士兵們見到頂頭上司跑了,也沒有了戰斗的想法,要么投降,要么逃跑。 黃幾道已經將近60歲了,可是他仍然在此刻站了出來,聯合所有平民百姓,以及準備堅守的士兵們,臨時組成了一支軍隊。 因為其中大多數都是平民,他們沒有武器,很多拿著的都是扁擔,所以被稱為“扁擔軍”。 扁擔軍里面不止有男人,還有他們的家眷。 國家的滅亡只是遲早的事情,但是這些女人選擇勇敢站了出來,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守衛這片故土。 但是結果可想而知,孱弱的“扁擔軍”,怎么可能是筧國精兵強將的對手? 他們被屠戮殆盡。 是的,黃幾道是老頑固,朝堂上不乏這種言辭激烈不懼權勢的老頑固。 但是他們同時身具最重要的品質。 氣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