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似乎將過錯怪到了受害者身上,就能讓施暴者少一些罪惡感。 殊不知他們加害旁人這件事本身,就是不可原諒的過錯。 在外人看來,祝昆村在一百多年前就在一夜之間突然消失不見了。 一百多年前,祝昆村地勢偏遠,人口不算多。 那時各地戰(zhàn)亂四起,國家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 一個村子的消亡雖然讓人們感覺到好奇,但是并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這種深山老林中的群居村落,有可能是為了躲避戰(zhàn)亂而逃走,也有可能是進入了更加隱蔽的樹林中。 人們有幾種猜測,但是都沒有深究。 那時很多人尚且自顧不暇,哪兒有多余精力來理會一個小村莊呢? 不過旁人不知道的是,祝昆村仍舊在原地,沒有搬走。 他們只是消失在了普通人的視野之中,換了一種方式存活。 曾經的村莊中,都會有地主。 地主掌握著村子里面大部分田地的所有權,村子里的普通農民干活種地的話,需要交給地主地租。 一般來說,每個村莊里面的地主,都是村中最富裕的人。 一百多年前,祝昆村也有地主,名叫祝遇春。 在人們印象中,地主都是剝削農民、克扣工資、吝嗇摳門的形象。 但是祝遇春人很好,他和他的家人都是與人為善,性情溫和的人。 祝遇春的太爺爺曾經中過秀才,后來因為一些官場上的沖突,辭官回鄉(xiāng)了。 章節(jié)錯誤,點此報送(免注冊), 報送后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jié)內容,請耐心等待。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