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岐應(yīng)是龍象初年之后出生的人,還是通過書本知道的這些東西,這一切對于舊時代的人來說,是一種翻天覆地的飛躍,但對他而言,卻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會讓他感到有多么的驚奇不可思議。 河道兩岸有許多巨大的渡口,岐應(yīng)站在船上遠遠觀望,看到那一個個渡口,幾乎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貨物運送到貨輪上,也有許多貨物從貨船運到渡口。 永明建立之后,凡建新城,就是建在大江大河的旁邊,用水作為城市的命脈,以此使得城市昌盛繁榮。 那些個渡口進貨出貨,除了用元氣作為動力的機器之外,還有許多修行人在以神通搬運貨物,見不到半個普通人。 普通人做這些事的效率太低了,幾十幾百個加起來都比不上一個煉出了神通的修行人,何況對普通人而言,學習練功的時間都不夠,沒有必要將時間浪費到這上面。 岐應(yīng)倒是聽說在永明之前,都是修行人高高在上,每日只是閉關(guān)修行,由普通人來做些繁雜的事情。 對此岐應(yīng)依然有些無法理解,在岐應(yīng)看來,這些事讓修行人來做可謂是輕而易舉,但對于普通人卻是極其麻煩,普通人將時間耗在了這里,何時才能練出神通來?! 為何不等普通人煉出了元神,修成了神通,再讓他們做事?! 沒有修出元神的,都還只是孩子,算不得大人,讓孩子去做繁雜之時,剝奪孩子的成長空間,不只是在扼殺孩子的未來,也是在扼殺一個國家的未來。 這對于一個國家而言,豈不是在自尋死路?! 河道的兩岸,除了渡口,還有許多工廠,那些工廠里,許多修行人用陣法接引天火水汽用以煉器,每到晚上,就可以看到絢爛的火光,遠遠望去,倒是別有一番味道。 岐應(yīng)知道,他所乘坐的這艘客輪就是用這種方式打造出來的,對于器道,他有些興趣,不過他最感興趣的,還是丹道,到了京城他就準備報名道院的丹與生命工程學作為自己的主修學科,到時若有多的精力,倒是可以兼修器與材料工程學。 岐應(yīng)雖然年歲不大,但極有主見,對于自己未來的人生,早就有所安排。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