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庶族無名》
第(2/3)頁
洛陽,十月。
今年的第一場雪終于下來了,看著紛紛揚揚的大雪,不少人心中松了口氣,這幾年關中風調(diào)雨順,連年豐收,但實際上朝廷這邊的日子還是有些緊的,尤其是今年什么都沒做,在河內(nèi)屯兵半年,糧草上的消耗可不小,來年若不能有個好收成,日子會更苦。
現(xiàn)在這么一場大雪下來,關中各郡也陸續(xù)開始出現(xiàn)降雪,至少明年的收成不會太差。
今年朝廷向民間購糧,雖說最終仗沒有打起來,但向民間的購糧卻并未停止,陳默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百姓可以將余糧售給朝廷,來購買一些其他生活必需品,而朝廷也能有更多的糧食來養(yǎng)兵。
不過這一套策略的推行可不是那么一帆風順的,從七月開始到現(xiàn)在,被朝廷查出的貪腐之人便有近百人,其中百石以上被滅三族的便有三十余人,其中不少還是各郡太守,使得陳默治下一下子多出了大量的空缺。
各地書院推舉出來的優(yōu)秀學子陸續(xù)抵達洛陽,長安書院建立已有八年,第一批學子已經(jīng)可以入仕了,而且這批學子多是軍中將領子弟,這些人的加入,對于一直以來掌握著絕對話語權的世家豪族來說,無疑是一個災難,這一批學子的出仕,也代表著他們能跟陳默角力的籌碼更少了。
當年蔡邕死后,蔡邕的藏書都被蔡琰全部送給了陳默,而陳默又將這些書謄抄出來,分發(fā)各地書院,加上陳默通過各種方式從各地招攬名士教學,后有禰衡不斷為書院之事奔走,不斷完善書院制度,使得如今關中已經(jīng)有了完善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
陳默對世家豪族的依賴自然也進一步降低,接連斬殺近百郡縣級官員,關中吏治卻沒有絲毫動蕩,陳默很快便將各地空缺補上,反而讓陳默對地方的掌控力進一步加強。
這讓很多人感受到威脅,朝堂之上,對于各地書院以及禰衡的抨擊和排斥也越來越重,大有廢除之意。
不過這事陳默也沒興趣跟這些人扯皮,如今禰衡已經(jīng)被召回朝中,整個關中、洛陽各地書院的事情都是由他來主持的,對于這些抨擊和打壓禰衡素來不懼,在朝堂上據(jù)理力爭,在舌辯方面,禰衡可從來沒讓陳默失望過。
不過這些人抨擊書院制度,自然也不是無的放矢,或是以過去的觀念來說事,是真能挑出一些毛病來,比如書院學子如何晉升,如何算是可以出仕,并無一個明確標準,全憑書院院長好惡,還有劃分并不細致,書院和書院之間的區(qū)別模糊等等。
這些也確實是書院的問題,禰衡白天在皇宮跟人辯論,將人懟的爽了,但回來后,卻也認真思考過這些問題,并作出總結。
“三學紀要?”這日,陳默正在家中陪妻女,卻被禰衡拉出來也是有些無奈,今天他本沒準備做事的,看著手中的竹簡,陳默抬頭,看著禰衡笑道:“此書是正平新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