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庶族無名》
第(1/3)頁
長江這一帶似乎特別容易出現(xiàn)陰雨天氣,來到夏口大營才多長時間,這是第幾次出現(xiàn)陰雨天氣了?
雖然雨并不是很大,卻給這場隨時可能開始的戰(zhàn)爭帶來了一絲不確定性。
這樣的天氣里,陳默并未待在自己那舒適的帥帳之中享受難得的安寧,事實上,越是這樣的天氣越容易出事,因為這個時候,人心總是最松懈的。
“孔明啊,你說故人研究天象,是為了戰(zhàn)爭還是為了更好地生活?”陳默跟諸葛亮坐在軍營外不遠處的一處小亭中閑聊,他喜歡跟諸葛亮這樣的聰明人在一起聊天,不管雙方處于怎樣的立場,是否敵對,但跟聰明人之間聊天,總能探討一些比較發(fā)人深省的東西,未必就是戰(zhàn)爭,其實這世間除了戰(zhàn)爭之外,還有很多事情可以探索。
“或是生存吧,這世間最懂天象的,多是農夫。”諸葛亮喝了一口熱湯,看著亭外的雨幕,也有種被洗滌之感,雖然對輔佐陳默無感,但跟陳默聊天卻是很舒服的,相互探討學問,不想外面那些煩心事,其實很好,甚至如果沒有這場戰(zhàn)亂的話,諸葛亮相信,自己跟陳默之間或許可以成為友人。
陳默點點頭道:“是啊,四季耕作,這天氣變化與地里的收成影響最大,而這天下之大,各地天象也多有不同,若不能掌控這些,就得餓死? 的確是生存? 你說這天下人是否真的需要朝廷?”
“自然需要。”諸葛亮給了陳默肯定的答案,隨即有些疑惑的看著陳默:“明王何有此問?”
“此前我想該如何治蜀? 推導出數(shù)套吏治? 但你可知道,這最合適的一套吏治是什么?”陳默笑問道。
“亮未想過。”諸葛亮面色有些不太好看? 蜀地是他為劉備謀劃的根基之地,怎可能沒想過? 但如今蜀中戰(zhàn)事尚未完結? 諸葛亮多少還帶著幾分僥幸,不是太想討論這個問題。
“沒有衙署,衙署的大多數(shù)職能卻是對朝廷有用,但于百姓而言? 除了收稅之外? 其他方面卻是看不到太大作用。”陳默摸索著下巴將自己的那一套吏治徐徐道出。
“明王真乃奇人也!”聽著陳默琢磨出的那一套吏治,諸葛亮有些吃驚的看著陳默,這種制度,其實很接近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但卻又不同? 想了想笑道:“只是明王應該沒有想過這套制度能夠實施的前提為何?”
“想過,衙署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震懾宵小,維護秩序。”
“這便是朝廷存在的意義? 明王善算人心,當知人性善惡很難評價? 但有一點……”諸葛亮摸索著頜下微須笑道:“百人之眾? 但有一人向惡而不治? 則百人同惡,而朝廷的作用,便是治那百中一惡,導民向善,以律法規(guī)范百姓,這便是朝廷,這世間若想不需要朝廷,除非人人為圣,除此之外,若無朝廷,若遇外敵,百姓如何抵抗?”
“所以說啊,越是治理這天下,就越發(fā)覺得人毛病多。”陳默點點頭:“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想到的都不一樣,若以民來看,太平地方,似乎朝廷有或沒有都一樣,甚至還不如沒有,畢竟若沒有朝廷,就不用交稅,家族越大,這個念頭會越重,朝廷的敵人其實很多,站于高位,要平衡各方……有時候也挺累的。”
“既然如此,明王何不放手?”諸葛亮笑問道。
陳默看了他一眼,搖頭道:“因為我很清楚,這天下諸侯之中,包括孫權,還有那劉備在內,不管最終何人得天下,都無人能比我做到更好,我要的與他們要的不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