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 唇槍舌劍-《英才轉世疑云》
第(2/3)頁
田中千惠微笑著說:“西方列強管理地方那一套,恐怕中國人不會很快適應的。
你們應該知道,是日本幫助大清從俄國人手里奪回了東北的大片領土,也是日本人幫助中山樵推翻了大清落后的統治?!?
“豈有此理?簡直是一派胡言!分明是強取豪奪的把戲!”沈招銀叫道。
“大家靜一下!”杜鑫磊大聲說,“好了,同學們,不要爭了。田中同學,我們中國人即使不會管理,但那是我們自己的事情。
日本人先進,可以來指導我們、幫助我們,如果我們真的需要的話。
但無論是哪個國家,都不會希望別人強制性地幫助。因為那是喪權辱國!難道說日本愿意西方列強管理自己嗎?”
“當然可以呀!”田中千惠答道,“先生,日本人的習慣是這樣的:
誰比他們強,他們就拜誰為師。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前,美利堅合眾國侵犯日本,挑起了黑水戰爭。
日本戰敗,淪為美利堅合眾國的附庸。而大和民族對美利堅合眾國,除了仇恨,更多的是學習。
日本,一個彈丸之地,都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堂堂中華,四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為什么不能……”
“一派胡言!荒謬透頂!”沈招銀怒吼道,“杜先生,田中千惠經常在班級散布侮辱中華民族的言論,我建議學校將她驅逐出校!”
“同學們,請冷靜一下!”杜鑫磊說道,“我們不能把日本人民同他們的軍隊等同起來呀!
田中千惠同學有她自己的思想,大家不必強求一致。她要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還能這樣對我們毫無保留嗎?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业故鞘中蕾p這種暢所欲言的個性。”
“德金君,杜先生‘子曰’的話是什么意思呀?”田中千惠低聲問李德金。
李德金答道:“杜先生是引用孔子的話,意思是說,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系,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茍同于對方。
小人習慣于在對問題的看法上去迎合別人的心理,總是附和、贊美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并不是抱著和諧友善的態度。”
“不過,田中千惠同學,”杜鑫磊說,“希望你不要僅僅看到大和民族優越和強盛的地方。
你要知道,日本的軍隊和西方列強都是入侵者,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罪人。
他們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傷害太重了。陸大山同學是山東人,他的父親參加過義和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