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這一年,冬月,大歷朝景元皇帝殯天西去,年僅三十七歲。 謙王爺受遺命為太子,錦皇貴妃為皇太后,代幼帝聽政。 垂簾聽政第一件事情,風(fēng)光大葬景元帝入帝王墓,與先皇后武氏和葬,年幼的皇帝頒布先帝謚號,大慈大圣圣皇帝陛下。 第二件事情,殺宸妃。 第三件事情,召楊大將軍回宮奔喪,楊妃推殺先太子,雖然是無心之舉,但新皇仁慈,不予追究,卻是要奪去四妃封號,貶為庶民,永世不得入京。 第四件事,納蘭城為邊關(guān)駐守大將軍,代替楊老將軍,擇日啟程。 武月寒為京城護城提督,手握重兵,與納蘭城遙遙相應(yīng),互為倚仗。 長歷二十四年,也就是翌年春,季開提為宮中大總管,專伺候小皇帝飲食起居,和公公告老還鄉(xiāng),丸公公跟在了錦言身邊。 至于先帝身后留下的妃嬪,則一概入了太廟。 經(jīng)過皇帝的女人,便再也不能隨意嫁人。 對此,左右二相也無法可說。皇帝當(dāng)初擬旨的時候,他們都在身邊,這圣旨不可能有假。 倒也心悅誠服,全心輔佐幼帝處理國政。 時年八月,中秋之時,皇太后所生第三子也將周歲,邊關(guān)納蘭將軍送來賀禮,一副高大的山水石雕畫。 看著看著,年紀輕輕的皇太后熱淚盈眶,懷抱三子,緊緊的抱著,說不出的心酸。 長歷三十八年,幼帝已滿十六歲,在諸多大臣的見證之下,正式登基為帝,稱景仁帝。錦皇太后退居二線,仍舊居住錦宮,不曾搬離。 同一年,太平出嫁,舉國歡慶。 長歷四十年,年輕的皇帝,誕下后代子嗣,也就在這一年,皇太后身染重病,時日無長,便撒手西去,舉國哀痛,年輕的錦仁帝,幾乎哭痛,終是在九九日之后,葬皇太后入皇陵,卻并不與先帝合葬。 這一年,皇太后三十八歲,與先帝逝去,只差一歲。 翌年,邊關(guān)大將軍納蘭城將手中兵權(quán)交于新提上來的武月寒將軍后,他孑然一身謝絕所有封賞,飄然而去。 后記: 也有人說,其實皇太后根本還活著,他們有好多次,都在邊關(guān)之地見到一個長相酷似皇太后的女子,便經(jīng)常伴于納蘭將軍身邊,手里還牽著一個好像剛剛出生的小孫子似的。 還有人說,皇太后早死了,當(dāng)年下葬皇太后,好多人親眼所見…… 但不管怎么說,錦皇太后此人,終歸也是一個傳奇了。 這一日,陽光正好,邊關(guān)低垂的青磚屋邊,有一雙年約四十上下的夫妻,手里牽著一個小小的孩童,逗著他問,“小寶小寶,你爹爹不聽說,說是要上山打獵,都這么久了都沒回來,是不是跑出去玩了?” 小寶撇撇嘴,“才不是呢。我爹本事好大好大呢,爺爺奶奶就知道欺負小寶……還是皇伯伯好,每次都給小寶好多好多好吃的,好玩的……” 小寶興高采烈,被叫奶奶的婦人便暗了暗眼神,高大的男子摟了她,“若是想謙兒了,就回去看看?” 婦人想了想,“不了,謙兒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大,已經(jīng)不需我了。我想的是太平……她的婚事好像不太好,也不知道她那脾氣,什么時候能改改?駙馬要是受不了她,可怎么是好?” 從小也果然是給她寵壞了,寵得太平就連嫁了人,都從沒安生幾天。 聽說她懷著孩子還敢上竄下跳的,真是差點要嚇?biāo)浪恕? “兒女自有兒女福啊。傻丫頭,啥都別想了,你就想著你夫君就好。” 溫柔的男人低頭說,身后夕陽落下,有一個長相俊美的男人,肩上扛著一大捆柴邁步而來,遠遠的就大喊著,“喲喲喲,我的親娘親爹呀,咱可不待這樣的啊,要教壞小孩子呢。” 這吊兒郎當(dāng)?shù)男宰樱膊恢窒窳苏l。 如果當(dāng)真說要找出一個人來比比的話,那也唯有現(xiàn)下的邊關(guān)大將軍,武月寒了。 此,皇太后所生第三子,名,譽恩。 -------本書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