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絆腳繩-《盜高一尺》
第(2/3)頁
“什么事,大哥?”
“我實在憋不住了,出去小解。你來守會兒。”說罷,溜了出去。
“轟隆”,又一個響雷,震得人心里發毛,老二猛一拍頭,見王老漢的身子扭動了幾下,驚慌異常,忙叫道:“老三老三!”
“哎,干什么呀?二哥。”
“我的寒腿病又犯了,疼得受不住,你在這里呆會兒,我添件衣裳去。”說罷,急忙躲了出去。
“轟隆轟隆!”一連幾個大炸雷,王老漢竟忽地坐起身跳下床,朝老三撲去,老三見狀,嚇得魂飛天外,掉轉頭奪門便逃。他聽說過死人“詐尸”,追撲活人,撲住誰誰就死。于是頭也不回,沒命地往茫茫雨夜中跑去。
王老漢沒撲著老三,雷一停,便“咕咚”一下子摔到地上。雷復響,他又起來跑幾步,就這樣,醉鬼似地搖搖晃晃、踉踉蹌蹌走出院門,消失在雨夜中……
第二天,雨過天晴,王老漢的三個兒子雖說昨晚嚇得夠嗆,一想起來就毛發直豎,可還是跑遍十里八鄉去找爹,無奈生不見
人,死不見尸,蹤跡皆無,也就只好作罷。
三年過去了。
這天,王老漢的一個鄉鄰到幾百里外的河南地經商,竟意外地在這里見到了王老漢。談話中王老漢說,那晚雨夜中偶遇一道行頗高的神道,經他發慈悲救護,流落到河南地經商。并說,他開的店鋪買賣興隆、財源茂盛,不久便家業大發,腰纏萬貫,后
又續了老伴,日子過得挺安逸、舒適。
王老漢熱情、周到地招待這位鄉鄰。臨分別時還送許多錢幣、古玩,涕淚俱下地說:“唉!我遠離故土,就象斷線的風箏,難得回家了。在這里見到你,越發勾起了我想家、惦掛孩子們的心緒,我這兒也實在脫不開身。我對家里什么都放心,就是對老三有點牽掛,他還小,又沒成家。麻煩你回家捎個口信,我挺想他讓他到這里來看看我。”說到這兒,已泣不成聲了。
鄉鄰邊勸慰邊蠻有把握地說:“老哥,你就放心吧,這信兒一定給捎到。他要是知道您還健在,不定多高興咿!平時你最疼、最親的就是老三,他準會來看你的。”說罷,歡歡喜喜離開河南返回老家。
王老僅的三個兒子,如今已長成粗壯漢子了。他們聽鄉里人說自己爹不但活著,而且生活得還蠻不錯,開始有點不大相信,都過去三年了,全沒一點信兒,怎么突然間來了信兒?這幾年他老人家怎么過來的……又一想,鄉鄰說得活靈活現,還在那兒住
了幾天,也許不會是假。
想來想去,老三決定親自去一趟。于是套上馬車,匆匆上路,直奔河南地。
老三跋山涉水,疲疲趕路,這天他來到一個前不著村,后不靠店的地兒,嗓子干得要冒煙了,到哪兒找碗水喝呢?開始還不住地往肚里咽睡沫,到后來連睡沫都沒了,粘粘唧唧,越咽越渴,最后直渴得他連吆喝牲口的勁兒都沒有了。
突然,他發現前面隱隱約約地象是有座莊院,不由驚喜萬分,頓時來了精神。他急驅車走到跟前,一看,原來是座寺院,寺的門棚上書“福佑寺”三個鎏金大字。
老三正欲上前叩門,只聽“吖吱——”聲響,寺門開處走出來一個和尚,朝老三一揖道:“阿彌陀佛,王施主,貧僧有禮了。我家靜空師父命我等你已有多時,請王施主進寺用茶。”
老三聽了,驚愕道:“啊?師父,您怎知我姓王?靜空師父為何讓您等我?他老人家怎知今日我來?”話音剛落,只見一個年逾古稀的老和尚一路笑著走了來:“哈哈哈哈!王施主一路辛苦。老衲靜空不但早就知你要來此地,而且還知你此行所為何來。來!請施主進寺小憩再走不遲。”
老三滿腹疑團隨靜空進了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