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誰來接盤-《親手打造一個豪門》
第(1/3)頁
完成了對境外資本對牽扯,王禹行那邊也沒有完全停下,根據境外資本對壓力,他可以選擇性對抽取部分資金,在國外市場對境外資本對公司進行攻擊。
這也算是練兵對一種方式了,小來小去對攻擊,并不足以對境外資本造成太大的威脅,卻可以讓王禹行他們更快對適應國外市場。
而簡思思他們在公司里對會議,也決定了之后的方案。
既然境外資本現在不能對新希望體系造成嚴重的威脅,那么是時候開始反擊了。
在寧雪晴的授意下,簡思思向應對小組發布了新的命令,那二三十家公司,由新希望體系正式接管。
嚴格來說,是并購,只不過這個股權,并不是新希望一家獨占,而是所有愿意參與的公司一起掌控。
并且原來的經營團隊,也依然保留了管理權。
盡管股權的份額大大縮小,但是他們沒有丟掉作為老板的尊嚴,反而與新希望體系徹底融合,許多人還是愿意的。
最重要的是,寧雪晴已經答應他們,事成之后,會給這些公司更多的資源,用來補償。
同時如果他們愿意回購股權,也是可以的。
協議之中,很明確的說明了這一點,也省去他們擔心以后公司利潤增長,自己卻收入減少了。
有了這樣的保證,那些公司很愉悅的接受了這份并購協議,反正也不吃虧。
他們公司的股權價值還是很高的,現在用來套現,就算新希望真的失敗了,他們的風險也會降到最低。如果新希望贏了,那時候再回購股權。
風險小,又沒有后顧之憂,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境外資本及時向監管部門提出了異議,認為已經進入強行收購的流程,不應該再出現第二份并購。
然而寧雪晴他們卻拿出了早在境外資本進入收購流程前,就已經簽署的并購協議,時間剛剛好。
其實早在幾個月前,境外資本尚未出現進攻征兆的時候,霍不凡就已經把這些并購協議擬定好了。
他一向是做兩手準備的,也知道未來新希望發展的越大,就越會觸動某些人的蛋糕。
就算現在風平浪靜,但遲早有一天,新希望會和全世界的資本進行對抗,這是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事情。
所以,霍不凡提前做好了應對的準備,只不過那時候對方案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他只準備了幾種不同的應對措施而已。
像這種并購協議,就是其中一種,包括王禹行的地府團隊,也是一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