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9.理論-《親手打造一個豪門》
第(2/3)頁
在爆炸的初期,以及最接近爆炸中心點的位置,溫度是非常高的,絕對要比太陽的核心溫度還要高無數倍。
所以那個時候,沒有任何生物,只有無數最堅硬的不明物質被淬煉,粉碎,化作無數的星球塵埃。
隨后的無數年里,溫度隨著宇宙的膨脹不斷下降,一直降到一百度,五十度,三十度,二十度,最后是零下二百七十三度,也就是人類目前已知的最低溫度。
未來是否還會有突破這個極限的溫度存在,未嘗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母星上的生物,就是在溫度降到一百度左右誕生的。
而適合人類的溫度,自然就是五十度以下。
光和熱,是在宇宙中不斷傳播的,溫度的下降也是如此。
在一定的時間里,宇宙的溫度隨著不同的層次和區域,不斷的下降。
所以在母星上的溫度達到可以孕育生物之前,其它宇宙空間的溫度已經降到非常合適的地步了,這就是為什么有一些宇宙文明會比母星上的人類更早出現的原因。
他們所在的宇宙區域,溫度下降的更早。
而母星上的溫度,可能降到合適的時候,要比人家晚了幾億甚至幾十億年。
這樣的歲月差距,也就營造出了難以想象的進化差距。
最重要的是,爆炸的中心點,一切都與最邊緣是不同的。
越接近中心點的位置,原始物質被粉碎的就越徹底。
就像我們開山取石的時候,爆炸中心點是一個空洞,而邊緣可能只是一些裂紋。
中心點的一切都被徹底粉碎了,留下了巨大的空間,而這些原始物質又不可能消失,結合相對論來看,它們會化作最基本的宇宙能量存在。
所以在爆炸中心點附近的宇宙能量,濃度會無比的高。
越是遠離這個中心點,濃度就越低。
根據人工智能創世紀的推演,母星所在的位置,應該距離宇宙中心點非常的遙遠,所以人類文明經過數十億年的進化,也才堪堪達到能夠抵達最近一顆行星的地步。如果不是霍不凡和無名高手把人工智能創世紀這種量子級的大殺器提前鼓搗出來,可能人類得再繼續進化上千年才能達到如今的規模。
從遠到近,從中心點到邊緣區域,這就形成了一個又一個階梯。
人工智能創世紀的多層次宇宙,也就是根據這個理論推演出來的。
它認為,原始物質被粉碎的越徹底,宇宙能量密度就越高,從而誕生的生物就越強大。
這是先天的優勢,后天也許可以補全,但難度十分大,幾率不是零,卻堪比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