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這不是桌布,這應該是衣服! 莫非這茶幾邊上,此時此刻紋絲不動坐著個人,剛剛就是他在說話嗎? 主動觸碰到了異常的存在,但是卻并沒有遭到襲擊,說明方良并沒有滿足詛咒的襲擊規律。 方良謹慎起來,抓著衣服的手,開始慢慢橫向摸索。 很快,一個輪廓在方良腦海中慢慢成形。 坐定在此的應該是個人,而且恐怕是個男人。剛剛摸到的并不是桌布,而是這男人的襯衫。 衣服面料的手感都很差,不需要用眼睛看也猜得到是便宜貨,但是當方良的手順著衣服往上摸時,卻沒有摸到任何的呼吸起伏,也沒有任何的軀體溫度。 順著襯衫扣子,一路摸到領口。 方良的手指忽然觸到了那皺巴巴的皮膚,感覺到了那稀稀拉拉的堅硬胡渣,搓攆出了皮膚上微粘的油或汗,直覺告訴他:這肯定不是年輕人的皮膚。 一股黏稠的惡寒,順著方良的手指一路涌來,無聲無息的爬向脖子根。 方良繼續撫摸向上,很快摸到了眼鏡,同時也摸出了有些扎手的平板寸頭。 仗著自己有兩道詛咒,方良大著膽子盤摸著整顆腦袋,發現坐在沙發上的陌生男人一動不動,他沒有任何呼吸,也沒有任何動作,就連眼睛也是緊緊閉上的。 方良很確信,這種程度的接觸,并不會使自己遭受詛咒襲擊,只要能夠克制內心的恐懼,就能夠調查到足夠多的線索。 但是一旦沒有控制住,在此期間睜開了眼睛,情況就不好說了。 而且,這男人的頭發手感很怪,最近肯定有修剪過,短短的頭發樁相當扎手,不像偏軟的老年人頭發手感。 綜合皮膚和頭發的手感,方良猜測這是一名戴眼鏡、穿襯衫和牛仔褲的中年男子,戴著的眼鏡是凸透鏡(老花眼鏡),而非凹透鏡(近視眼鏡)。 凸透鏡,通常中間區域較厚,而邊緣區域較薄,有聚光作用。 凹透鏡則是中間薄,周邊厚,呈現凹形,就算不用眼睛去看,也可以摸出兩者的區別,這是光學眼鏡不可避免的手感差異。(上物理課的時候請不要直接用手去摸光學鏡面) 三更半夜,坐在客廳里沒有動靜的中年眼鏡男,這是詛咒的受害者,還是主人公的認知? 最主要的是,方良并不知道這男人是誰,也就無從查起。 除非,方良現在就冒險打開手機,回憶手機的操作界面,然后嘗試盲拍下這男人的長相。 如果按錯了位置,就重新鎖屏,再解鎖操作一次。 方良深吸一口氣,慢慢的抽回左手,摸向口袋中的手機。 劃屏,解鎖,咔嚓咔嚓的拍攝提示音,讓方良確信他正在拍攝這詭異的眼鏡男。 然而就在方良準備回到沙發上的時候,他猛地感覺有人在另一頭拉著沙發,同時腳下的被子也在向前拉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