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271 祖孫祭董卓惡行-《三國的女人》


    第(1/3)頁

    2010年7月1日,柳巷村70多歲的老人趙根發,告訴了眉縣文化館副研究員劉懷君一條很有價值的線索:“村里麥地的高壓線塔下面應該有‘東西’。”

    趙根發說,40年前,他作為大隊干部在分配村上的土方工程時,有村民反映,其分配的地塊下面的黃土堅硬無比,根本挖不動。而這些村民挖土的地方,在當地一直被叫做“古城”。

    經過探測,在這片常年耕作的田野下面,的確有一座四四方方的古城!

    長期研究眉縣歷史的劉懷君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難道這就是1800年前東漢豪強董卓的城堡郿塢?!

    …… ……

    在歷史記載中,郿塢這座號稱“三國第一堡壘”的城堡,建于董卓叛亂、挾持天子之后。當時,一代權臣殺太后、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帝(獻帝),官居太尉,被封為郿侯,長安往西今天的眉縣成為其采邑。

    隨后,公元190年,袁紹、孫權聲討董卓,董卓一把火燒盡洛陽城,遷都長安,并在自己的采邑修筑了堪與長安城比肩的郿塢。

    《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篇章由此展開。

    遷都時,為了防止官員和人民逃回故都洛陽,董卓將整個洛陽城以及附近二百里內的宮殿、宗廟、府庫等大批建筑物全部焚火燒毀。昔日興盛繁華的洛陽城,瞬時之間變成一片廢墟。許多人被迫背井離鄉,“更相蹈藉,饑餓寇掠,積尸盈路”。

    經過圭苑中時,董卓還派呂布去挖皇帝的陵墓和除三公九卿之外的所有官員的家族陵墓。但游俠兒終非治國雄才,他治下的法制、經濟迅速混亂起來,董氏一族也由此覆滅。

    郿塢是董卓在遷都至長安后,在長安以西二百五十里處建的院邸。

    《三國演義》寫道,役民夫二十五萬人筑之: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長安,內蓋宮室,倉庫屯積二十年糧食(他有什么防止霉變方法?發掘出來,可以申請專利);選民間美女八百人實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積不知其數;家屬都住在內。

    郿塢嶺是曾經橫垣在陜西省戶縣北部原野上東西走向的一條土嶺,當時嶺畔有古人依地勢起伏、跨溝越澗修筑的一條馳道。這條馳道高3.4米,頂寬14米,底寬21米,為黃土夯筑,氣勢宏偉,有如現代高速路,讓人驚異。

    關于郿塢嶺,民間有一個口耳相傳千余年來的故事:漢末奸相董卓貪婪,藏寶于巢穴郿塢(在眉縣),為方便往返于漢長安城與郿塢之間,動用數十萬遙役,鞭打繩拴,修筑了這條馳道。

    車輛奔馳其上,衛隊護衛其側,甚為快捷安全……其工程之巨大,動用遙役之眾,世間少見。社會上有“北修長城,南筑塢嶺”的說法。將修筑這條馳道與修筑長城相提并論,從中可以約略窺探出歷史上這一巨大工程的一斑。

    ……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