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效顰的馮方女-《三國的女人》
第(3/3)頁
袁術年輕的時候被舉孝廉,在朝廷內外擔任過很多職務,曾任折沖校尉、虎賁中郎將,董卓進京任命袁術為后將軍、袁紹為渤海太守,但是兄弟二人懼怕董卓之禍紛紛出逃,袁紹逃往渤海,袁術逃往南陽,后來聯合七路諸侯對抗董卓。
袁紹要擁立劉虞為帝,而袁術得到玉璽后便有了自立的野心,兄弟二人因此反目,袁紹還聯合曹操打跑了袁術,袁術逃到揚州殺刺史陳溫,時漢室大亂。
…… ……
袁術覺得時機成熟召集屬下說:“我袁姓本出自‘陳’,‘陳’乃‘舜’的后代,今劉氏微弱,海內鼎沸。吾家四世公輔,百姓所歸,欲應天順民,于諸君意如何?”
袁術不顧眾人反對,遂自稱天子。
…… ……
不久,在曹操、袁紹、劉備、孫策和呂布的攻擊下,袁術一敗涂地憂懼不知所出,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就帶著玉璽準備將帝號讓給袁紹,半道發病而死。
《吳書》說,成為眾矢之的袁術逃亡的時候士卒已經斷糧三天,他自己也是每天以麥屑充饑,想讓廚子弄些**改變一下口味,廚子說沒有,袁術嘆息良久,倒在床上嘔血斗馀而死,至死還不明白大喊著:我袁術怎么會落到如此下場!
死的很慘。
袁術稱帝可謂不自量力,在天下紛爭的時代不能施行清明政策,反而橫征暴斂使人民互相為食,其倒行逆施連自己的哥哥都看不過去,怎么能得到民眾的支持?
《三國志?袁術傳》說,“(袁)術荒侈滋甚,后宮數百皆服綺縠,馀粱肉,而士卒凍餒,江淮間空盡,人民相食?!?
這樣的政權注定短命。
袁術踐祚時充滿著內憂外患,南有孫堅、孫策,北有曹操、袁紹、呂布、劉備,屬下將軍雷薄、陳蘭對他懷有二心,主簿閻象也反對稱帝,如此危機四伏,袁術卻不求進取,倒熱衷于選取民間美女廣置后宮供自己享樂,導致嬪妃之間互相爭寵擾亂軍政,最終其妻妾子女淪落為他人奴隸。
陳壽說,袁術奢淫放肆,榮不終己,自取之也。
袁術之所以身敗名裂遭人唾棄是罪有應得,只可惜那位國色天香的馮方女也成了千古冤魂。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