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主動出擊-《我真沒想當人皇》
第(1/3)頁
聰明人可以根據已知的信息,通過正確的方式,推斷出某件事情暫且未知但擁有最大可能性的結局。
他們會通過個個方面的依據來判斷,比如某個與當前事件相關的人的性格、脾氣、經歷等,還有當下的時局影響,以及這些可能性被推導出來之后,如果真的產生了這種結局會對所有人有什么樣的影響。
舉個簡單的例子,吃飯。
一個人餓了,他就會吃飯,但是吃什么、怎么吃、什么時候吃,就會因為各方面的因素而發生改變,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如此。
一個窮人,餓了的時候,他無法拿出錢財購買食物,所以他會回家自己做,而如果家里沒有糧食了,他或許會去偷,是否偷盜取決于這個人是個什么樣的人。
也有可能他會去借糧食,但是否真的去借,也取決于這個人的性格以及經歷,或許他知道自己還不上,于是因為不想連累別人,于是選擇忍饑挨餓,而這一點又要取決于他當前是否還能撐得住。
因為一個人餓得撐不住了,馬上就要死了,他做出的選擇也是不同的。
所以,要判斷這個窮人吃不吃、什么時候吃、吃的是什么,就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來判斷。
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吃飯,里面就有很多種可能,那么更加復雜的事情,自然也有更加復雜的算法,而每一件事在每一個人看來也都是不同的。
聰明人和聰明人互相之間的經歷也不同,一個有錢的聰明人和一個窮苦的聰明人,在對待相同事件的時候,他們的判斷往往也會出現分歧,這是他們自身經歷的不同導致的推斷結果也不同。
但是無論任何事件,做這件事的人必定會有某種目的,知道了對方的目的,再去猜測對方為什么要這么做,或者說要如何去做才能達到這個目的,這一點是很有必要的,否則再聰明的人也會無從下手。
其實很多事情在別人看來很不可思議,但在掌握了足夠多訊息的人面前,很多東西都是透明的。
但聰明人也不是萬無一失的,有時候他們也會推測錯誤,而產生錯誤的關鍵點就在于某一信息的缺失,或者是已有的信息沒有納入考慮范圍之內,這就會出現偏差。
信息的缺失,那叫始料未及,因為一直沒有這條信息。
信息沒有缺失但卻沒有考慮進去,那叫思慮不周,因為沒有掌控全部。
以上,就是思考事情的時候,能否想通的最關鍵點!
其實對于一個聰明人來說,對于某一件事情的看法,比如戰爭的走向,那是一開始就有了預想和推測的,因為那是按照他“已知”的信息來推斷的。
他們的大腦會在一瞬間將所有已知的條件綜合起來,推斷出一個最正確的結果,而這種結果往往是一瞬間就可以得到的。
比如兩軍交戰,對方兵力多少、我方兵力多少,對方士氣如何、我方士氣如何,對方將領是什么樣的人、我方將領又是什么樣的人,這些東西都有了之后,聰明人很快就可以得出結論,但結論并不是肯定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