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微妙的態度-《道長去哪了》
第(2/3)頁
盤算一番后,顧佐忽然發現,自己竟然沒有門路了!
想來想去,顧佐決定先去縣城拜見張磨,張磨已經升轉山陰縣縣尉,不知能否顧及舊情,給自己一些關照呢?
對于張磨,顧佐隱隱有些懼怕,賀家貍貓事件完畢后,他一個個盤點過其中的所有涉事人。
陳六、蔣七、陳九、季班頭橫死。
董縣尉、左縣丞于牢中畏罪自縊。
賀家被迫隱居,徹底銷聲匿跡。
包參軍貶官三千里。
韋國公、薛太守沒有達成目的。
陸縣令墻頭倒戈暫時只能算是成功自保。
真要論起來,似乎只有張磨得了好處。哦,當然還有自己。
懼怕歸懼怕,但此刻也只能找上門去,顧佐和別人的想法不同,他認為通過官府這條路掙錢同樣是一條康莊大道。
下山時,顧佐有些懊悔,他絕大部分錢都用來買靈石了,手中實在拿不出什么像樣的禮物,仔細思量之下,只得前往若耶溪邊查看兩個月前下的魚簍,好在里面著實關了不少游進來的魚蝦,于是挑選了個頭肥碩的裝了一簍,權當見面禮了。雖然寒磣了些,可也比什么都不送強一些。
來到張磨的宅邸前,向門子呈上魚簍,說明來意,那門子一臉嫌棄的將魚簍勉強接了過去放在門房,若非顧佐是修行中人,怕是早就扔出來了。
在門外等候多時,那門子又轉了出來,道:“我家老爺不在,若有急事,可去衙門等候通傳。”
道了聲多謝,顧佐又轉頭前往縣衙,那門子等他離去后回轉后堂,向張磨稟告:“顧佐走了,瞧方向估摸著是去縣衙了?!?
張磨點了點頭,沖身旁的刑曹宋書吏道:“回頭你去衙門見見他吧,有什么事情直接擋了,總之讓他開不得張。他在山上已經兩個月了,如他這種獨門獨戶的修士,攢不下什么積儲的,也該著銀錢犯難了,聰明些的,自己離開山陰才是正理。你也不要有什么顧慮,韋國公雖然為他的道館舉薦留名,卻壓根兒記不得這個人?!?
宋書吏躬身答應著,出主意道:“莫如卑職讓人盯著,等他無米下鍋時,說不定就會做些偷雞摸狗的勾當,到時候鎖拿了流放遠地,可消后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