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果崇玄署宣揚的觀點沒有問題,天下中心在終南山那個大坑處的話——可能性極高,那么南吳州必然會在那個大坑湮滅之前而湮滅。 根據測算,終南山大坑如今應該已經距離南吳州不遠,相當于原黑山郡城以東百里的位置。或者換一個說法,應當是南吳州來到了原大散關的位置。 這個位置并非平地所處的位置,而是在南吳州腳下的另外一面。事實上,站在北主峰的山頂,放眼看出去的世界已經明顯有了弧度,不論從哪一面向前走,都隱隱有了下坡的感覺。 如果此時懷素和精確道長以步伐丈量世界,繞行一周只需五天。 從這個角度看問題,南吳州的湮滅必然發生在終南山之前,或許還剩四個月,又或許是三個月,甚至是兩個月,誰知道呢? 至德六年正月,南吳州開始了第二次連山太極蟠龍陣的測試。 護罩風刃已經完全穩定,不再出現蟠龍柱龍首異象的問題。風刃向下的切割又深了十丈,切割深度為一百一十丈,證明在蟠龍柱上纏繞庚金環的方法有效,取得了不錯的進步,載物又有了很大提升,雖然依舊比不上崇玄署,但也只能如此了。 試陣到了最關鍵的第三步,天空中的云層凝聚為太極陰陽圖的時候,兩只陰陽魚的眼睛居然沒有成形。 這一結果令所有人目瞪口呆,經過改進之后,不是更進一步,反而原地倒退了。 顧佐郁悶的停下了大陣,和創研小組重新分析陣圖。連夜拆解,一張一張陣圖對照,無論是陰陽演化還是五行推算,不管是八卦風水還是九宮方位,都完全找不到破綻,何況在座的都是當世頂尖的陣法流修士,也不會犯這種錯誤。 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是材料不過關?還是整個陣法的演繹次序都出了問題?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大家都等死吧。 整整三天,屋子里煙霧繚繞,全是元陽煙的味道。 就在顧佐瞪著通紅的雙眼查看了不知多少遍陣圖的時候,精確道長建議道:“干脆讓張遂過來看看吧,他也擅算,演算之能并不在我之下。” 幾人都不認識張遂,紛紛望向顧佐。 張遂就是前司天臺監丞一行大師,至今仍然領導著少林派門人,負責整個世界的觀測。 顧佐有些猶豫,這畢竟是個佛道兼修之士,以前只是和精確道長討論計算問題和授時問題,沒有引起什么懷疑——其實顧佐也不知道精確道長有沒有產生過懷疑,此刻如果將他引入那么多元嬰高修之中,天知道會不會被人瞧出破綻,更何況旁邊還有個煉虛級數的岐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