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禁武令-《為師有個新任務(wù)》
第(3/3)頁
正猶豫著,便看到那位三朝老臣,天南省總督謝光熙走了出來,對皇帝說:“陛下,老臣對此有所耳聞。那女子名叫云歌,是杭雨縣的歌姬,之前舉辦了競選花魁,有兩位豪客花了十三萬兩為她贖身。”
文武百官都愣了,這位出了名正直不阿清廉自守的顧命大臣,為什么會知道這種事情,而且還跟皇帝應(yīng)對起來了,這事情不簡單,一定非常不簡單。
老皇帝就像是沒看到文武百官的表情,接著謝光熙的話說:“竟然有人能夠為一個花魁花費(fèi)這么多錢,看來我武朝真是國泰民安,百姓都生活富庶。”
原來是這個意思嗎?老皇帝十七年不上朝,上朝就來個“國泰民安”,這不就是跟百姓獻(xiàn)祥瑞一個意思。門面功夫而已,吹捧一下皇帝再理朝政是天大的好事。
這么想,文武百官似乎就放松了下來。
但老皇帝顯然不打算給他們放松的機(jī)會,接下來又說:“這十三萬兩巨款,他們是存在了通兌錢莊了嗎?”
通兌錢莊就是武朝官方經(jīng)營的錢莊,也是天下唯一的一個合法錢莊。武朝的信譽(yù)度還算可以,所以這些年來,大宗銀錢交易都是通過通兌錢莊來處理,也因此武朝牢牢掌握了天下大部分白銀,可以隨意調(diào)整物價。每逢災(zāi)年,朝廷也能夠拿得出錢財與各種物資來賑災(zāi)。
可以說,通兌錢莊給武朝的穩(wěn)定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這話問完,負(fù)責(zé)管理通兌錢莊的戶部尚書就冷汗直流。原因很簡單,這十三萬兩不僅沒有流入通兌錢莊,反而被人兌換了八萬兩的現(xiàn)銀出來。
這事他作為戶部尚書,錢莊的最高管理者,自然是知道得一清二楚。錢莊的宗旨是收金銀貴重物,換以銀票這種流通的紙鈔。一下子被人兌換了幾萬兩現(xiàn)銀出去,雖然數(shù)目不大,但嚴(yán)格來說算得上是他的失職了。
不然人家有錢為什么不愿意存在錢莊,而要取出來?
戶部尚書搞不清皇帝這話是什么意思,但只能老實回答:“啟稟陛下,這十三萬兩,其中八萬被兌換成了現(xiàn)銀取走了。”
原以為老皇帝會狠狠責(zé)罵自己一番,沒想到老皇帝只問了這句,然后就繼續(xù)對謝光熙說:“謝總督知道這件事嗎?”
謝光熙點了點頭說:“知道,不僅如此,聽說這筆銀兩在運(yùn)送過程中遇到了劫匪,押送的人似乎損失摻重。”
“哦,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然還有這種事情?謝總督,這是你天南行省出來的銀子,這盜匪猖獗,你也有責(zé)任。你準(zhǔn)備如何應(yīng)對?”
“老臣知罪,經(jīng)過老臣調(diào)查,這些攔路搶劫的大部分都是所謂的江湖人士。這些人好勇斗狠不事生產(chǎn),只會讓社稷動蕩不安。老臣斗膽請旨,肅清天南省內(nèi)的這些武林人士,實行禁武令。”
聽到這里,文武百官都明白了,這是謝光熙跟老皇帝唱雙簧要搞事呢。禁武令?從未聽聞過這種法令,而且一聽名字似乎就帶著一股血腥味。
朝廷衰頹,武林興盛,這種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但誰也無力扭轉(zhuǎn)這個現(xiàn)狀。如今謝光熙竟然想搞禁武令?那是與天下武林作對,那是找死!
但文武百官都明白,這事他們不能反對,否則就是忤逆了皇帝的意思。反正出頭的是謝光熙,要死也是他先死。想通此節(jié),文武百官里的聰明人就馬上附和,讓皇帝馬上推行禁武令。稍微遲鈍一點的,看到同僚們都異口同聲,慢慢也琢磨過來,只能隨波逐流了。
老皇帝面露笑容,馬上讓人擬旨,讓謝光熙在天南行省推行禁武令,一切可以便宜行事,三品以下官員可以先斬后奏,如有遇到任何反抗,可以直接動用軍隊鎮(zhèn)壓。
早朝之后,謝光熙邁著沉重而穩(wěn)定的步伐走出皇城,他知道從今天開始,自己就是天下武林的公敵,之前過家家似的刺殺不算什么,接下來將會有返虛高手來刺殺自己。
但沒關(guān)系,他已經(jīng)做好了準(zhǔn)備,肅清武林讓武朝再次興盛,這是千秋功業(yè)。擋在這件大事面前的人,只不過是螳臂當(dāng)車,只會被壓得粉身碎骨。
帶著這種心情回到皇帝新賜的府邸中,謝光熙正要讓人燒水泡澡,好好地放松一下。但剛走進(jìn)書房,卻看到一個眉清目秀的年輕人坐在了書桌前。兩人對視一眼,這年輕人便笑著打招呼道:“謝總督,總算是見面了。我是御劍門掌門徐林,有些事情,需要與謝總督你確認(rèn)一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