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今在實驗領域,薛墨比他們還更有權威一些。 “細胞還真是個非常有趣的東西。”薛墨感嘆道,“可以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 之前他還觀察過植物細胞,植物細胞里的線粒體依然是這個世界最好的能量轉化器。 如果能把線粒體復制一個人類版本出來,國家很多能源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不過薛墨的目的不在此,這個怎么也能他研究完長生再說,現在他的目的就是觀察這些各式各樣的細胞還豐富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越是實驗,他越是能明白科學的偉大。 要知道前人都是一點一點摸索出來的,他們走時一定是滿路荊棘。 薛墨現在還看不到長生的希望,但正如過去的人看不到現代人如此的長壽,不遠的將來,長生并不一定是幻想。 物理化學的實驗都開始涉及到了危險性,有化學實驗室那次事故做警示,老師們的安全意識上升了一個級別,每天不光要把儀器檢查一遍,還要嚴格把控每一個過程。 不過最后還是薛墨來完成的,他比老師們想象中惜命,對待生命,他是非常嚴謹的。 其實生物也有比較危險的實驗,比如細菌病毒什么的,但市重點條件簡陋,薛墨只能研究一些無害的,這讓他恨不得馬上飛到大學的生物實驗室去。 不講課后,大量的時間也沒完全都交給了實驗,薛墨還分出了一部分給了編程。 現在他已經明白變成的好處了,最近他自己做了一款軟件,在不斷地調試下,可以用來記錄一些實驗數據,并把他具象化了。 其實軟件和數據都有現成的,但沒有自己做出來后這種滿足感。 而且隨著親身實驗,薛墨對知識的認知在不斷加深。 唯一比較可惜的就是他實驗了這么久也沒有觸發什么成就鏈。 他心里念叨了幾回,不過顯然系統是不會回應的。 要是有朝一日他能把系統“解刨”了,薛墨一定要給它編寫一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底層邏輯,讓它無法再“高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