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趙峰抬頭挺胸,向著劉協拱手道:“臣何德何能,敢居此重任,還望陛下收回成命。” “愛卿不必推辭,我大漢歷來賞罰分明,若是愛卿不受,這讓天下將士如何心安,如何效死力。” 劉協鄭聲道。 言已至此,趙峰不容推辭,只得謝恩領旨,晉升為驃騎將軍,成為身世顯赫的大人物。 劉協見趙峰受了旨意,便吩咐身旁的小黃門宣讀擬好的圣旨,當著朝臣的面宣旨。 “圣旨下,司徒王允接旨!” 王允連忙出列領旨。 “司徒王允忍辱負重,以身事賊,甘冒生死之險,封戲亭侯,兼領朝政,為百官之首。” “臣王允,謝陛下圣恩!” 王允拜叩謝恩,一躍成為百官之首,著實讓他內心大悅,權臣之事,誰不想登峰造極呢! “衛尉張溫誅賊有功,封長門亭侯,太尉,統領全國兵馬,剿滅亂賊,興復漢室。” 張溫老眼放光,沒想到有生之年,自己還能重回太尉這個三公職位,連忙拜叩謝恩。 “何颙、荀攸、鄭泰、華歆等人,興兵討賊有功,皆為郎中,為國效力。” …… “岳飛救駕有功,封其為征北將軍,北逐大漠,揚我大漢國威。” “典韋除賊有功,封其為衛尉,戍衛皇宮內外。” 凡是討賊有功之人,劉協俱都大行封賞,朝堂之上,終于顯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王允等人,心里早已樂開了花,可這一切的背后促成者,正是趙峰,這些人員官職,都是他向劉協舉薦的。 而為趙峰出謀劃策的人,正是先一步進入長安城的杜如晦,他早已對長安局勢了如指掌,所以才讓趙峰以退為進,打出好色之徒的旗子,然后退回并州,卻又留典韋這個憨憨為衛尉,掌控皇宮,變相的控制住了劉協,一舉多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