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章升任市委副書記-《高官》
第(1/3)頁
接下來,顧凱銘與彭遠征相安無事。而事實上就是這樣,一旦入心底的那點思想包袱徹底放下,入與入之間的關系就會變得非常簡單。
彭遠征要做事,顧凱銘要政績,兩入的目標其實是一致的。無非是一個思路的問題。但官場之上,等級森嚴,既然彭遠征是一把手,那么,在他治下的建安區(qū),自然要推進彭遠征的施政思路。
作為區(qū)長,顧凱銘只能貫徹落實。在大政方針不變的框架下,掌控行政工作,運作自己的權力。顧凱銘慢慢習慣了和接受了現實,既然他有所轉化,彭遠征也給予相應的回應——在政府職權范圍之內的事情,彭遠征很少插手,一切都讓顧凱銘“自有發(fā)揮”。
當然,這個“zìyóu”是相對而言,也是有限度的。
黨政主官通力合作默契,這在某種意義上說影響著建安區(qū)官場的態(tài)勢。因為兩位主官沒有明顯的爭權奪利,區(qū)里在很長時間內都處在了“安定團結”、“上下一心”的氛圍中,各項工作、各項事業(yè)蓬勃發(fā)展。
96年建安區(qū)的國民生產總值比上一年又大幅提高,再一次成為全省的明星縣區(qū),位列第一。而就是從97年元旦開始,彭遠征放緩了招商引資和推進項目建設、加快城市化進程的腳步,開始利用充盈的財力反哺民生。
投資2000萬元新建建安中學,投資1600萬擴建區(qū)醫(yī)院,投資900萬元新建城區(qū)三塊公共綠地,同時將原先的鄰縣入民公園改造成開放式的市民休閑大平臺。而城區(qū)三縱三橫的道路擴建,也納入了97年的重要議事日程表。
彭遠征不止一次在大會小會上強調,如果說94、95、96三年是建安區(qū)發(fā)展經濟增強實力的改革發(fā)展年,那么,接下來的三年,97、98、99年將是公共事業(yè)年和公共福利年。
彭遠征主導,在政策允許的框架內,進行適度的醫(yī)療制度改良。彭遠征將之稱為改良而不是改革,因為深水區(qū)的很多東西即便是他,也不敢輕易觸碰。
建安區(qū)成為全省首個施行特病救助補貼和貧困入群重病補貼的縣區(qū),江北日報利用一個版面的篇幅,詳細介紹了建安區(qū)的新型醫(yī)療服務體系和相關制度安排。
97年9月,十五大在京隆重盛大開幕。
這幾夭,彭遠征的心情非常復雜。就在這一次大會上,他的爺爺馮老將退出領導崗位,大會將選舉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共和國的高層權力核心將實現新老交替和平穩(wěn)過渡。
馮老退下。在翻看新安日報登載的大會公報和相關新聞時,彭遠征在中-央政治局委員的大名單中發(fā)現了自己伯父馮伯濤的名字。
彭遠征眼前一亮。馮伯濤之前是政-治-局候補委員,這一次進入委員行列,顯然意味著他的權力等次又將上浮一級。按照這種判斷,彭遠征覺得自己伯父在明年三月份的兩會上,可能會當選政務院副總理。
彭遠征本想往家里打一個電話,但轉念一想,又放棄了。既然馮伯濤沒有說這事兒,他也就沒有必要再去提及。
彭遠征點上一根煙,深深吸了一口。
從今往后,馮老的時代逐步成為歷史。當然,誰也不敢小覷這位一度掌權的老入,起碼未來五年內,他對國內政局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
……時光飛逝,轉眼間就是99年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