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京師城外,張好古接見了曹文昭、史可法、方云出、韓耀威和周遇吉五位大將軍,和他們了解了直隸及中原的局勢,了解了直隸如今的變化,也知道了百姓的情況。 對這些大將軍的工作,張好古給予了肯定,并對下一階段的戰略作出指示,要求大同社軍方把下一階段的戰略目標放在江北,把崇禎徹底趕到長江以南去。 隨后,張好古稍作休整,就進入了京師。大明崇禎七年六月夏至,大同黨中樞首輔、大同黨中樞軍事首席張好古自永定門進入京師,大同黨中樞各部總長,大同黨中樞各位大將軍陪同。 剛進入永定門,張好古就看到了街道兩旁的百姓們,百姓、商賈、士子們舉著一面面小旗,呼喊著:“大同黨萬歲,張首輔萬歲!”呼聲熱烈,萬千百姓的高呼直沖云霄,從永定門,到正陽門,再到大明門,沿途百姓商賈士子們都齊聲高喊著萬歲,那熱烈的歡呼聲,那萬眾景從的壯觀景象,讓所有大同黨人都感覺熱血沸騰。 跨越大明門進入宮城,這里面守衛就多起來,第一鎮的兩協蹤跡一萬六千五百余將士負責守護宮城和皇城。 一面面大同的赤旗飄揚,將士們穿著棉甲,手持火槍,槍口之上刺刀雪亮,將士們筆直戰力,一手持槍而立,右手握拳置于心口,目視前方,肅穆無比。 張好古帶著眾人從大明門一路走到承天門前,看著宮墻上的將士們,看著那一面面赤旗,忽然停住了腳步,半晌才笑道:“走吧,咱們進去。”進入皇城,這里面已經沒多少太監宮女,大部分都隨著崇禎去了應天,少數留下來的也都是被拋棄的棄子,至于官員更是一個也沒留下,能跑的都跑了,生怕被大同黨給清算。 皇城之中,將士更多了,自承天門到奉天殿,沿途兩側全是持槍而立的大同將士,張好古騎著馬,一路到了奉天殿下翻身下馬,周圍的眾人也是紛紛下馬,一行人沿著臺階走到奉天大殿前,幾個將士推開殿門,將空蕩蕩的奉天大殿展露出來。 空蕩蕩的奉天大殿依舊威嚴肅穆,一根根蟠龍金柱,那大殿頂上的五龍盤鈕,以及那高高在上的皇帝龍椅...張瑞圖、盧象升、周進勇、袁可立、黃立清、袁應泰、譚勇、朱舜水、崔成秀、孫奇逢、左光斗、王大山、陳鴻道、汪文言、黃宗羲、顧炎武...一位位大同中樞的文官們。 還有曹文昭、方云出、韓耀威、史可法、周遇吉、孫元化、戚元功、王林、韓武、黃化、張毅...一位位將軍們。 他們都靜靜的跟在張好古身后,看著張好古站在那三層階岸之下,默默的看著龍椅。 “不少人啊,希望我坐上去。”張好古忽然開口,聲音依舊平靜如水:“咱們一路上篳路藍縷,在東北開辟大同江山,走到如今,打下這直隸,拿下京師...一路走來算是順風順水,可莫要忘了,是什么讓咱們順風順水,這龍椅啊,就讓它在這吧,一直在這,靜靜的看著就好。”說罷,張好古轉身:“罷了,來這也就是故地重游,看完了,也就該走了,這皇宮再好,也和我們沒什么關系。”看著張好古毫不留戀的離開,諸人互視一眼,也都紛紛跟上。 來到京師的第一夜,張好古沒有住在皇宮里,他只是回到了曾經的三層小樓,重新住了進去,這里才是他的家,至于那曾經奢華的國公府也好,恢弘壯麗的紫禁城也好,都不是他想要的。 實際上到了如今,張好古想要什么都能有,但他已經過了那個時候,不在意這些了。 翌日,一大早張好古就帶著侍衛離開,前往了明朝皇帝的陵寢。中樞各部還在熟悉京師的環境,日后大同中樞安置下來,各方面都還需要安置。 趁著還有閑暇,張好古來到了天麓山。拾階而上到了德陵前,看著朱由校的陵墓,張好古緩緩坐了下來,這德陵,是朱由校繼位后就開始修建,這不奇怪,每一位皇帝登基后,都開始著手修建自己的皇陵。 因為天啟朝有錢,天下太平,國強民富,萬邦朝貢,這德陵修建的也格外氣派。 坐在德陵前,張好古拿出一壺酒,給朱由校倒了一杯,隨后自己拿起一杯小酌著:“幾年了?從天啟十三年,到崇禎七年,算算,還真是不短的時間啊。” “就是沒想到,再次見你,是這個模樣。” “當初你說你錯了,希望我幫你守好大明的江山,我是真的想那么做,但你的弟弟,畢竟不是你,我扭轉不了他的想法,也阻攔不了那么多人了。” “大明的江山,我是守不住了,我只能盡力的去守護天下人的江山,盡力把這座江山守住,守好,治理的太太平平,國泰民安。” “這次來看完你,下次來看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 “對了,你弟弟跑了,去應天了,不過我會把他帶回來,到時候,你們兄弟倆還能聊一聊。” “皇陵我會派人守著,不至于讓這些陵寢被人給盜了,紫禁城也給你們留著,我不會住進去,你們老朱家是最后的皇朝了。” “說起來,你弟弟跑了,但太后,也就是你的皇后沒跑,她沒見我,我也不知道怎么見她,我打算放她出宮,讓她回娘家,日后她要如何,我也不攔著...”張好古絮絮叨叨的說著,很多話他說起來有些沒頭沒腦,可還是說了。 言罷,張好古緩緩起身,將酒倒在陵前,扭頭看去,發現不知何時這里已經沾滿了大同黨的干部們,他們靜靜的看著張好古,發現張好古轉身之后齊齊跪下,不知何人喊了一句,一眾人齊聲喊道:“請首輔即皇帝位,重整河山!” “請首輔即皇帝位,重整河山!”張好古默默看著,他甚至看到了自己的中樞領導班子中的人,也在這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