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就是為什么大同要暫停戰事,不僅僅是將士們需要休整,不僅僅是軍需不夠,更因為大同中樞眼下面臨重大的糧食危機,這是大同中樞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張好古沉吟著,手指在桌面上輕敲著:“首先,肯定是要給老百姓分田來安撫人心的,這是我們首先要做的事;這其二,就是以工代賑,眼下中樞布置了關于北方各省馳道、直道的恢復工程和對工業區的恢復,這方面需要大量勞動力,由地方提供糧食雇傭百姓做工,避免百姓再度成為流民。” “其三,中樞的糧食儲備盡量下發各地,先盡量保證受災嚴重的地方,如今淮南之地已經在我們掌控之中,可以先從淮南、湖廣調一部分糧食北上。” “其四嘛,建斗,咱們眼下是不缺錢了吧?” 盧象升盤算了下,說道:“我們在東北時有銀兩萬萬,回到直隸后接收了國庫的金庫,金庫底下有金銀十八萬萬,眼下我們手頭有充足的銀兩,咱們的大同寶鈔如今很堅挺。” 張好古點了點頭:“眼下我們的大同寶鈔在外面的流通還不夠,派人去朝鮮、倭國、南洋再度購糧吧,尤其是南洋之地,這方面要委托黃老總了。” 盧象升很敏銳的指出:“如果要指望南洋和東南亞的糧食,那么西南和西北之地的通道就必須打通,海上的小琉球被鄭氏占著,走水路并不安全,我們接下來的軍事重心就要放在漢中、成都一線了。” 張好古沉吟片刻說道:“這方面,后面的軍委會上,我會和各位老總討論的。” “各位,我們眼下的任務很艱巨,連接各省的道路要修復,工商業要重建,百姓的口糧問題更要解決。” “這方面的事,中樞要盡快把我們的會議決定通知到各省、府,讓各省府的干部領悟并貫徹中樞會議精神決定。” “馳道、直道修復方面,袁總長、孫總長你們帶頭主持;工商業重建方面,崔總長你和汪總長帶頭主持;各省救災和維穩,黃總長,周總長,左總長你們帶頭主持;張總長會提供宣傳方面的配合,錢財方面盧總長提供支持。” “諸君,這是我們主政中原的第一道難題,希望我們大同上下發揮艱苦奮斗的精神,戰勝天災人禍。” “什么是天道,天道就是人心,只要我們萬眾一心,那人必可勝天!” 如今的大同,在原有的十二部基礎上,新增了兩個部,分別是工業部和組織部,由原江南總督汪文言和遼寧總督袁崇煥來擔任,十四部分別承擔起各方面的工作,張好古就有更多精力統籌全局負責總體。 結束了中樞例會,張好古馬不停蹄又開始了軍事例會。 大同中樞軍事總部內,曹文昭、史可法、周遇吉、韓耀威、方云出、趙玉琪幾位大將軍都在,除了在交祉的黃得功趕不過來外,各方大將軍已經到齊了。 “大家伙坐吧。” 張好古看著這些大將軍,笑著說道:“戰事,到現在為止就暫且告一段落了,將士們需要休整,不能讓將士們一直緊繃著弦;另一方面嘛,對我們目前已經結束的戰事,也需要復盤并對我們的戰術進行深層次的檢驗并進行適當性調整。” “說起來,眼下咱們大同的軍隊,原先有二十八個鎮,現在已經增長到了四十個鎮,總兵力也從原來的四十萬到了如今的六十多萬。” “這次軍事會議,第一嘛,是根據中樞對全局的部署和對未來戰略的考量進行下一階段的部署和調整。” “第二,則是在完成調整之后,軍隊會進入一段時間的休整期,這個休整期,軍隊不能閑著,維持訓練是一方面,而協助中樞和地方進行救災是另一方面。” “其三嗎,則是對我們下一階段戰事重點進行討論。” “先說第一,諸位,根據中樞對目前我軍各方面的綜合考量,是時候正式確立各個軍區了。” 成立各個軍區統籌一個大方向的戰略戰事,是張好古和軍方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從一開始的讓各位大將軍負責一方面,再到后面的進一步調整,終于在完成了淮北戰役后,大同軍方已經有了足夠的實力真正成立各個軍區。 “根據日后我們所面臨的各方面有可能出現的軍事問題及未來的戰略考量,中樞本部現決定成立東北、西北、漠北、中原、東南、西南及直隸共七個軍區,統籌現有大同各鎮。” “曹文昭,擔任東北軍區總指揮;史可法擔任西北軍區總指揮,周遇吉擔任漠北軍區總指揮,方云出擔任東南軍區總指揮,趙玉琪擔任中原軍區總指揮,韓耀威擔任直隸軍區總指揮,黃得功擔任西南軍區總指揮。” 這方面調整的主要是各個軍區所負責的區域和對各鎮進行調整,而負責人張好古并沒有調整,這些大將們各自負責一個方面已經很久了,他們對此有充足且豐富的經驗可以去應對各種問題,例如史可法、黃得功這兩位,深耕西北西南十數年,還有誰比他們更適合這兩個大方向么? 而方云出本來就是南直隸的指揮,由他負責日后的東南軍區再合適不過,同樣對曹文昭、周遇吉和趙玉琪的任命也是如此,而韓耀威負責直隸地區,正好是拱衛京畿,主要戰事由外圍各軍區負責,直隸和中原兩個軍區在作為京畿的護衛之余還是承擔預備任務可以隨時支援各個方向。 這方面的選擇和調配也都是張好古和各位大將軍反復討論協商過的,為的就是穩定的渡過各軍區調整,不會對大同的軍事力量造成什么影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