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由檢徹底屈服了。 這種情況,他基本上是不太可能重新當皇帝了。 三年了,天下沒有皇帝,似乎也就是這樣了。 似乎,真的可以沒有皇帝,天下也是可以照樣運轉。 張好古自稱是人民公仆。 大同的元輔,就是人民的仆人。 而三年的時間,除了鐵路的修建,張好古也是完成了一次土地的丈量工作,隨后,開始設立農莊,組建農舍。 同時,張好古也是咬著牙開始提高教育。 主要還是基礎教育。 張好古刪除了諸多孔孟的文章,保留了一些愛國的思想。 同時,公開宣稱孔孟提倡設立等級,乃是封建最為腐臭的東西。 除此之外,張好古更是開始剽竊前世的諸多著作。 如果想要考政務員,這些都是必考的內容。 而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好古也開始漸漸的發現了自己改革的難度,這種難度主要還是來自于自己的內部,在自己的官僚體系當中,相當之多的一部分大同朝的官僚還是尊崇孔孟學說。 甚至于尊孔孟為正統。 你看,國號大同,那不就是從孔孟延伸出來的嗎? 相當之多的一部分官僚,還是在支持士紳,給孔孟招魂,推崇儒家的理想社會。 對于這一批人,張好古執行了極為嚴格的處理方式。 第一,大同黨必須要信仰唯物主義,不得有任何宗教信仰。 第二,出現了尊崇孔孟學說的東西一律全部收拾,不準給孔孟在招風。 第三,從嚴處理內部出現的思想問題,有些思想的種子,你不拔掉那是絕對不行的。 人死亡了可以放進棺材里,抬出去,但是很遺憾,存在了近乎兩千年的孔孟,他是沒有那么容易死亡的,即便是死亡了,他的尸體也在散發著臭氣。 他比起前輩們有著一個巨大的優勢,自己一統天下的時候,全世界找不到什么像模像樣的敵人,甚至于從前的敵人,滿清,蒙古都已經被徹底消滅。 而伴隨著時間的退役,鐵路也是開始漸漸的朝著西北通了過去。 就準噶爾現在這個樣子,四分五裂的狀態,他們完全可以輕易的收拾了。 不夸張的說,在軍隊完成了一次換裝之后。 張好古可以輕易的恢復蒙古地圖的版圖。 但是,他比起前輩們也是有著一個巨大的劣勢,那就是,明末根本就沒有經歷思想的大碰撞。 這孔孟之道還是有著很大的說法的。 如今,他們已經是把把張好古給吹成了萬世不易的圣人,其地位那是跟孔子是一模一樣的。 隱隱約約還是有著這樣的言論。 張好古這樣的圣人,難道就不能當皇帝么? 這樣的人當皇帝,必定是可以開創萬世皇朝。 而對于這樣的言論,張好古直接讓報紙開始全面駁斥,來論證皇帝存在的不合理性,一家一姓不能剝削天下。 但是,兩千年的孔孟學說,也不是張好古說對付就能對付的。 不急…… 張好古也很清楚自己的優勢在什么地方,就是足夠的年輕。 如今自己才三十八歲。 等,等著過個十年,十幾年的時間,等到絕大多數人都適應了沒有皇帝的生活。 等到新一代的學生開始成長起來。 至于現在,張好古能做就是嚴厲懲處。 禁止儒家學說進入到官場。 任何鼓吹士紳,鄉賢回歸的聲音,必須要全部抹消掉。 你敢給我提如來來沒來,我就讓你去西天見見如來。 除此之外,就是加大課本的宣傳,多描述一些士紳是如何欺壓百姓的文章,同時,也增加了政治課,刪掉了大量的儒家學說,古詩詞可以保留,儒家學說全部被刪除。 這三年的時間,張好古已經察覺到了自己進一步改革的阻力。 不過,沒關系,他還能跟你耗。 誰怕誰。 而這三年間的時間,整個大同朝的經濟也開始了長足的發展。 蒸汽機的大規模使用,無論是織布,還是絲綢,都帶來了足夠巨大的貿易量,低廉的絲綢,瓷器,布匹直接賣到了西方,喚來的則是大量的物資和黃金。 張好古停止了白銀的流通,主要還是要黃金。 其次就是西方的一些特產。 此外,在三年的時間里,黃蜚也帶著蒸汽船狠狠的教育了盤踞在臺灣的荷蘭人。 大同的威名開始傳遍了整個東南亞。 同時,國家的鋼鐵產量也是大大增加,的鋼鐵,水泥,絲綢,布匹,都已經帶來了巨大的發展,也帶來了無比巨大的利潤。 政務院 張好古還在看著手中的文件,而后緩緩的開口道:“要根據各省資源和實際情況,落實好政務院的工業建設任務,?!? “要保證國家的鋼鐵水泥煤炭需求,也要落實好江河治理,水利修建?!? “此外,還有就是教育問題,尤其是貧困地區,我們需要興建更多的學校,至于缺少的老師,再來提高一些貧困地區教師的福利!” “另外,我之前聽到了,一些聲音,說什么,萬世不出的圣人,圣人出,黃河清,我改當皇帝,這黃河變清了,跟我有關系么?這是史可法帶著我們大同的百姓在黃河上游治理水土流失,這才讓黃河變清,任何媒體都不得散發這樣的消息!” “思想這個方向,我們還是要時時刻刻警惕,雖然國家統一了,雖然天下在我們的掌控當中,但我們的擔子也更重了,我們絕對不能,也絕對不允許讓孔孟重新充斥在朝堂!?!? “諸位,我們仍需努力。” 張好古的工作量很大。 他倒是想要休息一下,但是,千頭萬緒,許多事情還是需要他來拍板。 接下來就是用兵。 張好古承認了大明王朝的正統性,捎帶著也承認了大元王朝的正統性。 那么這個疆域是不是就要跟大元朝一樣大。 橫跨歐亞。 從前,這還是有些麻煩,但是,一旦火車開始通順起來,再配合先進的武器,這就意味著他們可以用少量的兵力來控制一大片地區。 整個部隊換裝之后,張好古就開始讓西北建設兵團去了西北。 他們的主要作用就是熟悉西北環境和民族風情為主,一邊是建設,一邊是募民實邊,同時也需要跟準噶爾開戰。 當然,張好古也不是完全動兵為主,必要的招降手段,必要的外交策略那都是要跟上的。 他不喜歡純粹的動兵。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這一連串的連消帶打,直接讓整個準噶爾地區出現了混亂,今天張好古支持一個部落,明天就支持另外一個部落,就是要讓準噶爾地區自己廝殺起來。 三年的時間,準噶爾的幾個大部落已經是斗了一個你死我活。 隨后,張好古直接命令曹文昭進軍準噶爾地區。 十萬大軍,背后還有鐵路的運輸。 曹文昭在短短的三個月之內,迅速的平定了整個準噶爾地區。 整個大同的影響力直接擴充到了整個中東地區。 這個疆域版圖之大,雖然不如巔峰的蒙古帝國,但是也是遠遠的超過了大明朝。 大同七年,西歷1639年,黃帝歷4337年。 整個王朝開始控制住了西北。 中東的幾個國家立刻開始表現出了對大同的臣服。 張好古倒是沒有在意這幾個國家的臣服,而是停止了繼續動兵,命令建設集團開始建設大西北,修建鐵路,修建諸多的水利工程,同時,也在開始大規模的棉花種植。 不急,張好古的策略從來都是日拱一卒。 除了廢掉奴隸的制度之外,更是開始安排西北的少數民族開始接受大同的教育。 從此沒有什么民族,就只有一個華夏民族。 張好古也是小心翼翼的調整著諸多的政策,小心翼翼維持著一個平衡,他知道自己的做法多少有點大跨步的意思,可是,他知道自己走出了這一步,那就是斷然沒有任何回頭的可能。 只能前進,前進,再前進。 他現在還真是迫切的希望科技來一場全面的大爆發。 讓生產力可以進一步的發展。 又是兩年。 張好古四十歲。 整個大同開始朝著更加繁榮的方向發展。 電能在理論上開始推廣出來,蒸汽機也是進行了改動,可以讓火車的速度更快,更加的穩定。 而這五年的時間。 天下百姓也開始慢慢的適應了沒有了皇帝的生活,雖然,在新王朝當中工作量比較大,但是,新王朝也是真的給錢,也是真的人餓不著你,那跟大明朝完全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糧食產量的得到了提高,更是有火車運輸糧食。 此外就是教育,全國絕大多數的城市都已經開始普及了基礎教育。 而政務員考試也是進行了三次。 偌大的帝國,已經開始漸漸的走上了正軌。 張好古并不著急。 而是開始進行第二輪的五年計劃。 徹底的解放婦女,要讓婦女出來工作。 同時,張好古也在試圖推動整個國家朝著現代化發展,之前五年的時間,還真是搞出來了不少好東西。 基礎的學科雖然有了張好古的拔苗助長,但是,科技還是迎來了一次全面的發展。 第一次工業革命就在張好古推動下發生在了大同。 而伴隨著生產力的解放,也必然改變了生產關系。 女性開始從事到工作。 大同現在不僅有女工,護工,還有軍隊文工團。 張好古甚至親自提筆,寫了幾個字,婦女能頂半天邊。 當然,還有很多思想在前明,或者說受到朱程理學遺毒的老學究,頑固份子覺得大同是在破壞祖制,是在破壞規矩,認為這樣的天下長久不了,根本不是長治久安之道。 或許在他們看來,還是維護那個朱程理學,讓鄉紳地主治理鄉鎮地方,朝廷不下鄉時代,才是真正的盛世。 但這些一小撮人的無病呻吟,注定掀不起什么浪花來。 張好古就是在盯著這群人,絕對不能讓孔孟學說,程朱理學重新回到了朝堂。 不過,五年的時間,如今大同發展如火如荼,那么多正事都忙不過來,自然是沒有人搭理這些老學究。 在如今這個舉國奮斗,百姓都在努力工作,大家都為了更好的明天而熱火朝天的建設時,那些讓大家放棄的,喊什么回歸舊制的,說什么風涼話,無病呻吟企圖博取關注的,注定只是跳梁小丑而已。 目前外附鐵甲的技術已經完全成熟。 如今的大同也開始慢慢的成為海上霸主,張好古又在鼓勵生育,趕緊把澳洲那么大的地方給占領了。 此外,還有就是美洲。 總之,人口越多越好。 即便是自己失敗了,但是,如果全球有幾十億的黃種人的時候,總是會誕生一兩個奇跡。 第二個五年計劃開啟 張好古也是見到了許久不見的張瑞圖。 對比起五年前,張瑞圖蒼老的厲害,本來,他是七十四歲的壽命,可是,現在已經是七十五歲了,精深也是矍鑠。 “元輔,真的不當皇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