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流量的玩法-《王牌經紀人從女團開始》
第(2/3)頁
于是徐清沒有直接回答袁葫葫的問題,而是反問道:“葫葫,你知道現在的娛樂圈和過去的娛樂圈有什么區別嗎?”
“什么區別?演員的演技差距?還是歌手的音樂水平?”
“演技也好,唱功也罷,這些都是表象,有實力的人不會比以前少,只不過他們沒辦法像以前有實力的人那樣紅,深層次的區別是,很多娛樂公司賺錢的手段變了。”
“怎么變了?”袁葫葫像個好奇寶寶。
“咱們簡單的分析一下,賺錢的邏輯是什么,是我提供商品或服務,你給我錢對吧,那娛樂圈的商品是什么?”
袁葫葫摸了摸她圓圓的腦袋思考了起來,片刻后她有些不確定的說道:“是專輯,影視劇?”
“不用那么心虛,你說的沒問題,以前的商品是藝人和公司產出的作品,靠的是作品賺錢,比方說歌手賣專輯,演員賣票房,本質上用來賺錢的是專輯和電影,而藝人僅僅是是促成這個商品的生產人員。
藝人就跟手機廠的工人一樣,工人生產手機,然后通過手機來賺錢。”徐清順著袁葫葫的話說了下去。
袁葫葫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然后問道:“那現在呢,現在不還是這樣嗎?”
“不不不,現在產生了區別,有的公司當然還在走老路,但還有一些公司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這個道路比以前來錢快多了,那就是直接把藝人當做商品本身賣出去。”
“啥意思?”袁葫葫有點沒聽明白。
“就是說,以前的藝人是手機廠的工人,賣的是手機,消費者買的也是手機,現在的不賣手機了,直接把工人當產品賣給消費者了,這么說你明白嗎?”
“有點明白,又有點不明白。”袁葫葫被繞暈了。
“怎么還不明白,以前大家靠賣作品賺錢,那得先有作品才能賣,現在不用了,推個藝人出來告訴大家,這個藝人能做出作品來,大家快點來關注這個藝人。
還是拿手機工廠舉例子,以前大家要做出手機來才能開始賣,現在不用了,工廠直接告訴大家,我這里有個工人,他會做手機,很厲害的,你們快來支持他做手機吧,至于現在有沒有手機,以后能不能做出手機來,根本不重要啊。”
“都沒有手機那消費者還買什么,買空氣啊?”
“就是買空氣啊,相信這個工人真的有能力做出手機的,就成了這個工人的粉絲,他們會用錢去支持這個工人做出手機來。
覺得這個工人做不出手機的,那自然就是路人,路人會認為相信這個工人的都是傻逼,所以,現在娛樂圈的輿論環境才這么兩極分化懂嗎?”
“那粉絲支持后,這個工人還是做不出手機來呢,那怎么辦?”袁葫葫緊接著問道。
“做不出來就兩種后果,一種是粉絲繼續支持,粉絲會說服自己,讓自己相信,做不出手機來只是因為時間不夠,未來可期,要繼續支持。
第二種后果就是塌房咯,粉絲突然發現這個人是個騙子,于是脫粉回踩。
但不管后果怎么樣,工廠是賺了錢的,這個工人不行了,換了就是了。
把下個工人吹成天下第一號打螺絲圣手,然后忽悠新的一批粉絲上當,你想想,做一個很厲害的手機,可比吹一個很厲害的牛難多了,反正做不做手機都能賺到錢,你要是這個工廠的老總,你會怎么選?”徐清淡定的分析道。
袁葫葫暈了,沒想到是這樣的情況,但她還是抓住了她最初的問題:“那這個和網劇不用播放量賺錢有什么關系?”
“這個網劇做出來就是給那些公司用來吹牛的落腳點,不然憑空吹怎么能讓粉絲相信他們家的藝人真的未來可期,真的很紅火呢?
所以,這個劇賺不賺錢不重要,只要通過這個劇能把牛繼續吹下去,能騙粉絲這個藝人很受歡迎,自然有辦法割粉絲的韭菜,那割過來的韭菜就能補貼這部劇的成本,懂嗎?”
袁葫葫這下終于聽明白了:“所以,其實他們就是為了割粉絲的韭菜而已,根本就沒想過給粉絲提供什么好的作品來?”
徐清認同的點了點頭,說道:“也不一定,或許,他們也想提供好作品,但沒那個能力。”
“清哥,創團是不是也在割粉絲韭菜啊?”袁葫葫舉一反三了。
“你說呢?”
創團101當然是在割韭菜,節目組最在乎的其實就是成為參賽藝人粉絲的那群人,路人那都是添頭。
一個核心粉絲的付費價值,比十個百個乃至一千個路人觀眾都要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