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想一下,如果你能做出兩檔火熱的綜藝來,在公司的話語權是不是更大了。”徐清笑著說道。 Lisa聽到這番話,不為所動,而是接著問到:“你就能保證你的這個歡樂喜劇人能成功?” “我不能保證。”徐清搖了搖頭,歡樂喜劇人在地球成功了,但不一定在藍星就能成功,兩個世界還是有一些差別的。 就拿小品、相聲等曲藝形式來講,地球上一直挺火熱的,但徐清剛來藍星的時候就發現,這里的相聲徹底沒落了,沒有郭德綱這樣的人站出來,現在能聽到的相聲,要么是多年前的老藝術家們的相聲。 要么,就是在春晚的舞臺,看到類似于姜大師那樣的歡樂方言式的相聲,毫無看頭。 小品也一樣,除了在春晚能看見,也就在其他類似春晚的晚會上能看見了。 大量喜劇人沒得飯吃,被迫轉行在影視劇里面扮丑尬演,還有那么一部分喜劇人還在堅持,做小劇場演出,狀態也是半死不活,就連國內僅存的相聲泰斗石青聲的相聲專場票都不怎么賣的動,何況其他人。 徐清思來想去,覺得歡樂喜劇人在這里是有幾率能成功的,畢竟有太多喜劇人需要這個舞臺了,而且,觀眾們也需要一個耳目一新的搞笑節目。 地球上的歡樂喜劇人一共有7季,評分一季比一季低。 究其原因徐清覺得有三點。 第一點,觀眾的審美疲勞,節目就是這樣,剛看的時候新鮮,后面就越來越沒那個激情了。 第二點,創作者的創作能力下降,各種爛梗,尷尬的橋段充斥著正常表演,觀眾看得不知所謂。 第三點,創作者的思想出了問題,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后面的喜劇人陷入了一個怪圈,那就是喜歡上價值,搞煽情。 上價值徐清不想評價,一群不知所謂的人給你講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怎么看怎么搞笑,有時候徐清都想問,你哪位啊,你什么學歷啊,你有什么著作啊,你除了是個撲街演員還有沒有別的成就啊。 如果沒有,你有什么資格來教我做事啊?把自己喜劇演員的本分做好才是你最大的貢獻,而不是跟觀眾講大道理,妄圖教會觀眾什么。 這群人樂于搞煽情的原因其實是外界把“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句話營銷的到位了,以至于這群喜劇人忘了喜劇的外殼,專門搞內核去了,可即便如此,內核搞得也不怎么樣。 反正不管前面怎么樣,結尾必須給你來個悲劇的內核,這樣才能證明自己的表演是高級的。 這特么就搞笑了。 這就像手機的核心是芯片,于是賣手機只給你個芯片,其他的一律沒有。 那這個手機還是特么是手機嗎? 如果一個喜劇只剩一個悲劇的內核了,那還特么是喜劇嗎? 那為什么這些喜劇人非得這么搞呢,這又回到了第二點原因上,是因為創作能力下降了。 因為創作能力下降了,沒辦法做出好的喜劇,只能靠煽情來強行提高自己作品的格調。 而又因為不思進取,光想著煽情,導致創作能力完全沒辦法提升,逐漸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這是歡樂喜劇人為什么一季比一季難看的主要原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