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別的東西都是添頭。 重點就是何黃兩個人,徐清要不是在歡樂喜劇人認識了潘然,根本不打算拿這種綜藝節目出來的,嘉賓找不對很容易拍砸,搞不好為別人做嫁衣。 真人秀的節目,核心就是嘉賓。 同樣是拍極限挑戰,男人幫和其他人拍出來的節目效果簡直天差地別。 同樣是這種慢生活綜藝,芒果當年可不僅僅搞了這一檔,《哈哈農夫》還有那個《野生廚房》其實都差不多是這種類型。 后兩個有什么大反響嗎? 嘉賓和節目的調性合不合才是一檔真人秀節目好不好看的主要原因。 聽到徐清的分析,潘然和王言兩個人思索了一下,隨后認同的點了點頭,于是王言說道:“清仔,我們這檔綜藝的制作成本不高,你投個200萬,加上剛剛的策劃案,占10%的收益分成怎么樣?” 聽到這徐清快速算了一筆賬,向往的生活制作成本中,最大的支出就是這幾個主創嘉賓的通告費上面,其他的東西包括攝制組都花不了幾個錢。 參考原版的向往生活成本,潘然和王言兩個人一季的通告費大概在兩千萬左右,剩余的兩個小輩加起來大概在一千萬左右。 沒錯,他們雖然是投資人,但該拿的通告費還是要拿的,這就跟公司的錢和老板的工資是兩回事一樣的道理。 這里就花了3000萬了,加上制作成本和其他嘉賓的通告費,再加上推廣成本,或許最后要達到5000萬左右的支出。 200萬,拿10%,這相當于是白給了五六個百分點給徐清。 這個節目如果最后的所有收益能達到1億的話,最后就是5000萬的毛利,除掉一些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或許能有個四千萬的分成,徐清能分個400萬,等于賺了一倍。 這個投資收益比其實挺高的,就是錢太少了,賺的沒什么太大的意思。 相比起這點收益來講,徐清更希望葉思棠能進去做常駐嘉賓,這樣葉思棠那邊看情況能拿個500萬的通告費,錢上能賺的多一些不說,她曝光度才是主要的。 想到這里,徐清對著兩人問道:“投資倒是沒什么問題,還有個事情想跟兩位老師溝通一下?!? “你說?!? “思棠能進去做常駐嘉賓嗎?” 大家的章評和鼓勵我都看到了,這幾天網站有些特殊,評論不會在書里顯示。 感謝大家對我的鼓勵,謝謝!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