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說起來,發專輯無非就那幾件事。 第一個是宣傳,這事情在湯倩的組織下早就安排好了,各方平臺聯系的差不多,一到7點,D站,抖手,維博,幾個主流的視頻網站,包括早早的談下了獨家版權的Q音,都會大流量推送。 流量是完全不缺的,而且,湯倩還買了大量水軍等著,準備在輿論不對勁的時候挽回節奏。 這個不對勁不是說對專輯質量的不信任,是怕競爭對手買水軍來惡意帶節奏,到時候萬一有人帶節奏,自己手里有水軍也好第一時間反擊。 至于這個競爭對手是誰,湯倩不知道,徐清也不知道,但娛樂圈里的事情怎么說呢,天知道哪個人會因為什么事情看你不爽? 然后就是銷售渠道,數字專輯由Q音獨家銷售,這沒什么好說的。 怎么刺激大家消費數字專輯呢,就是試聽的時候,出來的是MV,想聽純音頻或者下載音頻就得購買專輯。 12首歌,非會員8塊,會員6塊錢,一首幾毛錢。 這是真的便宜,因為一般來講,數字單曲的單價是2塊錢一首。 值得一提的是,買了之后,還能重復支持,也就是說,可以無限次的購買同一張數字專輯,這其實不合理,但考慮到有些人有特殊的需求,Q音留這個功能又很合理,反正都是賺錢,賺消費者的還是賺公司的有區別嗎? 不買也沒關系,數字專輯是有售賣期的,徐清這邊的協議是在Q音上售賣一年,一年后會員就能免費聽和下載了。 實在等不了也沒關系,剛剛說過了,有免費的MV可以邊看邊聽,就是MV放不進播放列表里,聽完之后還要手動切換下一首,不太方便而已。 當然,在視頻網站里,是可以自己做列表輪番播放視頻的,那樣或許能方便一些,可又有幾個人只聽一張專輯的歌,歌單里幾百首隨機播放才正常。 目前,數字專輯渠道的銷售收益,星堂這邊能拿70%,Q音拿30%,這算是最高標準的分成,一般的情況下,是五五分的。 除了數字專輯,還有實體專輯,實體專輯的灌制,銷售包括售后等等環節,全都不需要星堂文化參與,交給了一直服務于皇后娛樂的那家第三方運營公司來做。 星堂只要提供專輯的相關內容,比方說歌曲文件,MV文件,海報照片,歌詞文件等等就行了,其他的不用操心。 實體專輯的預售渠道,覆蓋了各大電商平臺,包括視頻、音樂網站的內部商城。 到時候所有的訂單信息都會匯總到這個第三方運營公司,這個公司會負責發貨。 而這一塊的分成,剛好和數字專輯反了過來,三方拿70%,星堂拿30%。 綜上所述,徐清能做的準備早就做了,歌是他寫的,錄歌的時候全程盯著的,MV拍完他也審過了,覺得OK才會確定。 現在,就看觀眾到底買不買賬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