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哦嚯嚯,天吶,他又射了一個10環,這已經是他今天的第十四個10環了,他還能繼續嗎,他還能再次打破自己的記錄嗎?”韓升情緒高昂聲音在賽場響起。 此刻正在進行的是男子組射箭的總決賽,左邊是方耐,右邊是一個叫做鄭明生的男選手。 今天的直播一開始,便是男子射箭組的比賽。 24個選手,三三對決,選出8個優勝者,一個選手奪冠理論上從預賽到決賽,總共需要射18箭,分別是在預賽的時候射三箭,8進4射五箭,4進2再射五箭,到總決賽射5箭。 此刻方耐便是進入了總決賽,剛剛射的是他總決賽的第三箭,也是他本次比賽射出的第16箭。 16箭射出了14個10環,還有兩箭是9環。 這也就是《星光運動會》的靶紙大,距離近,要是標準賽場是這個成績,怕是馬上就要被抬進國家隊當核心培養了。 因為成績真真太過離譜,你都不知道這貨是開掛了,還是實力真的有這么強,又或者是今天幸運女神坐在了他腰上。 真的是一路碾壓過來的,壓得其他選手都沒心思和他比了,這怎么比,自己射個8環9環還沒開始歡呼呢,那邊箭箭奔著10環去,這比個錘子啊? 這讓現場的觀眾、選手乃至工作人員都瞪大了眼睛,別說他們,連現在坐在解說臺的射箭教練都驚呼數次“好家伙”。 他們都這樣了,就更別提網上那些早早的選擇支持方耐的盲盒粉絲們,早在方耐4進2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彈幕上“開香檳”了,因為方耐4進2的時候,射了個滿環50環,而他的對手最好成績是45環。 說起來,這么多人同時奶他,愣是沒影響到他的發揮,這小子也算是命硬。 “咱們這節目真的是天天有爆點啊徐總。”此時的賽場角落里,徐清和一個女人坐在一起,這個女人就是采訪主持林曉黎。 “我也沒想到這家伙能有這么強。”徐清笑道,如果說昨天的爆點來自于吳曼琪奪冠后的一系列禮包,今天的爆點就是方耐成績碾壓。 他的碾壓和跳高組的那位姐姐還不一樣,那位姐姐是拿過獎牌的選手,碾壓普通藝人是應該的,觀眾不會覺得有多驚喜。 可方耐和其他人是一樣的,都是半路出家的藝人,他碾壓這個反差就大了。 “我看今天的熱搜最高的選手估計就是他。”林曉黎笑盈盈的說道。 “是吧,我也覺得。”聽到這話,徐清笑著回應了一句,“聽說這小伙子為了買弓訓練,把身上都花空了,這個成績也算對得起他,他很有決斷心啊,一般人可不會這么干。” “可能是因為他堅信咱們這個節目一定能爆紅,事實證明他的想法是對的,我看他搞不好要成為咱們運動會的明星選手,徐總,這也就是您策劃的節目有這個效果啊。”林曉黎難得有個機會可以和徐清坐在一起聊天,自然是拼命的找話題讓對話繼續下去,馬屁更是不斷。 而徐清雖然不太喜歡聽這種馬屁,但也不是那種喜歡讓人難堪的人,所以也一直在接腔。 “有明星選手好啊,比賽就得有明星選手。”只見徐清點了點頭回應道。 這話不算廢話,因為一個比賽的生命周期想要拉長,除了機制上的趣味性,確實得打造明星選手才行,明星選手的號召力不是蓋的,有些比賽,說不定就靠那幾個明星選手撐著呢。 這個套路,在任何商業賽事都使用,傳統的NBA代代都有當家球星,新興的電競賽事也有幾個代表選手。 誠然這些明星選手的實力很強勁,但光強勁是基礎,還得下資源捧才能做出更大的價值來。 徐清是想過在運動會中打造幾個代表人物來的,丸子團們不算,因為她們的名氣不僅僅來源于這個運動會,參不參加,對她們的影響其實不大。 觀眾也不會覺得這個運動會捧紅了她們,所以她們自然不能成為代表。 可要是其他以前名不見經傳的藝人,現在因為獲得了冠軍之后走紅,且能持續的紅一段時間,收獲以往收獲不到的資源的話,那對《星光運動會》來講就是個重大利好。 從收益層面來講,這些冠軍只要還在活躍,就相當于是給《星光運動會》打廣告,那就是間接的給星華和星華旗下的品牌打廣告。 從比賽層面來講,如果他們發現奪冠的好處不僅僅是短暫的,而是一個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那選手的熱情就不一樣了,以后容易吸納更加有質量的選手過來參賽,也會讓觀眾更加期待冠軍的產生。 可惜的是,徐清已經擠不出什么好資源來捧他們了,這不是自己的創作能力有問題,是團隊的承載能力已經到了極限,公司大大小小的還有幾十號藝人要培養,資源得留給他們。 不過,徐清沒有好資源,其他公司還有呢,有一群娛樂公司從《星光運動會》開始,就早早的盯上了里面有可能奪冠的選手,連違約金都打聽好了,就等著看情況要不要直接買。 反正都是小藝人,違約金有高的,對于藝人來講賠不起,對于大公司來講,那屬于不值一提。 奪冠還是其次,還得形象氣質好,還得有話題性。 這個方耐就很有話題性嘛,自己花光積蓄買弓,每天4小時以上的練習,現在又一路碾壓,這特么要是奪冠還得了? 這不就是個勵志故事嗎? 這要是營銷的好,靠他原本的人設就能賺錢啊,要是業務水平還行的話,眼見就能堆個頂流出來。 這種機會其他公司是絕對不會放過的,就算星華來競爭他們也不準備讓,大家拿錢拿資源說事。 星華是牛,可你個小藝人進去還不知道能撈到什么未來呢? 自家公司不一樣,進來了馬上把你當重點培養,這但凡是個聰明的藝人都知道怎么選。 徐清這邊自然也是知道這群公司人的動作,畢竟有些東西瞞不住。 當時袁葫葫還跟徐清吐槽說,一堆人就盯著撈現成,天天想著薅星華的羊毛。 對此徐清不是很認同,一個繁榮的市場,靠一個公司是做不起來的,如果這群大公司把《星光運動會》作為一個重點藝人的來源渠道。 那以后的《星光運動會》這群大公司會自發的幫忙炒作,因為炒作出來的明星選手,他們可以弄到手,幫《星光運動會》炒作,就是幫自家未來的藝人炒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