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有些人并不是對徐清有意見,他們和徐清無冤無仇,可有些時候就是得唱反調,這種創造收益的事情,是占據了公司運營的大義的,這個反調是可以唱的贏的。 所以,這些高層只能是和徐清打招呼提醒他,打招呼的意思其實也是想讓徐清想辦法反公關一下平臺,從而避免吞評的發生。 他們也愿意在徐清反公關的時候幫忙,有了他們幫忙,這些平臺最終決策的時候,還是會給徐清面子的。 不過徐清當時裝出了一副心如死灰的模樣,給這些人一種不想動彈的感覺,反正話里話外就是隨它去吧,爺不想玩了。 這讓這些人對于徐清產生了同情,還紛紛安慰起來。 他們不知道的是,徐清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差點沒笑死。 他其實也想制造輿論一邊倒的狀態來,因為他本身就沒有什么大錯,大部分群眾是明事理的,如果輿論不一邊倒,怎么顯得這件事情的蹊蹺,怎么讓反轉來的更加強烈呢? 原本他還想著,要不要自己想辦法刪評論,可要是是自己動手刪聲援自己的評論,容易暴露,這么做也會讓公司很多不知情的員工費解。 所以,怎么不動聲色的制造一邊倒的輿論,他還愁了很久。 現在好了,有人主動干了這個事情,自己不用愁了,自己只要繼續用杜楊青梅的名義請水軍就好了,包括找營銷號抹黑自己的活,也是用杜楊青梅的名義干的。 除此之外,湯倩手底下的那個湯圓傳媒養的一堆營銷號,有些營銷號也真的接到了杜楊青梅那邊的合作項目,合作的項目就是抹黑徐清和宣傳她,這可都留下了證據來。 到時候把這些個營銷號直接祭天了,給杜楊青梅設計自己的事情多添點證據。 時間繼續流轉,網絡上關于杜楊青梅的消息持續發酵,越來越熱,而關于徐清的新聞在她這種火熱的襯托下,反而慢慢的沉寂了下去。 這也正常,畢竟徐清的負面罵來罵去也就那些東西,實在是沒什么新鮮感。 反倒是杜楊青梅這邊,可以宣傳的東西就太多了,國外每天都有新的評價過來,從一些新的娛樂行業從業人員對她的夸獎,到韓國互聯網上韓國群眾對于她的評論。 每一個都能拿出來炒三天。 除此之外,光影作為一個大公司,在國內的娛樂圈里也算是有影響力的,杜楊青梅和光影雖然是工作室合作的模式,平時運營上很少有直接管理的地方。 可不管怎么說,杜楊青梅和光影還是一家人,于是乎,光影給杜楊青梅找了很多內娛的前輩們過來站臺。 兩項結合之下,每天都有#誰誰誰如何看待杜楊青梅#的消息傳出來,讓大家關注。 這種新聞其實是很能戳人G點的,國內的前輩夸贊杜楊青梅,會讓她的粉絲和對她有好感的人相當爽,因為會有代入感。 而國外的人夸贊她,更是讓很多對杜楊青梅沒有惡感的國人與有榮焉。 所以,這種新聞怎么看都看不夠,不像徐清那個負面,看過一陣子之后就沒什么興致了。 發酵了這么久,給所有人的感覺就是她好像真的成了國內女藝人的第一人了,國內外都喜歡她。 說實話,這要是換個理智點的,早就覺得不對勁了,不說國內的這些人,就是韓國的那些個越來越多的人夸贊自己,這就是一件很反常的事情。 金成俊和崔煥實有沒有這么大的能量? 就算有這么大的能量,也不該搞得這么聲勢浩大,仿佛就是在韓國硬捧自己,夸自己的話說的話也是越聽越假,越說越夸張。 甚至不止韓國,在曰本也出現了自己的相關新聞。 如果徐清是杜楊青梅,這個時候肯定在想辦法降溫,作為一個華國人,無論是學歷史,或者是看類似《紅樓夢》這種,都應該明白什么叫烈火烹油,什么叫捧殺。 自己應該承擔多大的贊譽,自己心里應該有底。 可杜楊青梅和徐清到底不是一類人。 她現在迷醉于這種景象當中。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