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是因為她沒聽懂,而是因為她聽懂了,聽懂之后,她對于徐清的擔憂瞬間明悟和理解。 “說實話,我現在一想到到時候九國同播的消息在國內傳開之后,我就感覺到一陣頭大。”徐清見兩人都懂了,又忍不住撓了撓頭,剛剛捋順的頭毛,再次變成了雞窩。 “清哥,你擔心的也不是沒道理,想想也猜得到,屆時國內的互聯網片平臺肯定會有大量的人跳出來對你和咱們公司大肆夸贊。 搞不好民族之光,文化輸出第一人的名頭就要貼在你頭上了。這不是什么好事。”袁葫葫嘆了口氣說道。 這確實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徐清真的被戴上了這兩個高帽,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是可以預見的。 首先就是大眾對于徐清這個人以及徐清的作品會產生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和標準,國內的輿論向來如此。 徐清從事的行業是文藝領域,他生產的是文藝產品。 文無第一,一個文藝產品有人喜歡就會有人不喜歡。 這和很多高科技產業是完全不同的,高科技的科技含量擺在那里,牛逼就是牛逼,厲害就是厲害。 可就算是牛逼的科技產品都經不住被人挑刺,徐清這種文藝產品哪里禁得住那種標準的審視。 尤其是《來自星星的你》還是個偶像劇,更是禁不起那種標準下的審視。 如果在韓國或者其他別的什么國家被挑了毛病還有的解釋,比方說什么文化不同巴拉巴拉的,大家也都能認可和理解。 可要是在華國被大肆的挑毛病,那就真的讓人難受了。 到時候一定會出現“就這,就這就是民族之光,國劇對外輸的代表了?” 以及“我們國家那么多文化,偏偏需要輸出個外星人和明星談戀愛?”的論調。 那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 這種喜歡挑刺的人,到哪都不受待見,屆時一定會有理智的群體在網上站出來幫忙分析。 也會有說話比較沖動的人出來噴這些挑刺的人,當然,更會有人跳出來給這些挑刺的人扣帽子。 大家都知道,在互聯網上理智群體的發言一向不受關注,因為理智的言論聽起來不刺激。 任何能擴大影響力的矛盾話題,全都是極端的話題。 那最后大家能記住的一定是類似于“你不喜歡徐清的作品不支持他,就是不愛國,就是立場有問題,就是要毀了文化輸出”的說辭。 說這種話的人是絕對有的,除了一些狂熱的粉絲,或許還有心智不成熟的年輕群體以及一些別有用心的群體。 緊接著支持徐清的行為,就從喜不喜歡的問題變成了立場問題了。 那這種行為導向的結果就會變成“道德綁架”。 這可太要命了,別看道德綁架是針對觀眾的,可這也是對于徐清和星堂的綁架。 因為這種結果之下徐清可能收獲一批死忠粉,但這樣的死忠粉對于徐清來講沒有任何意義,他不需要這樣的死忠粉。 從他出道到現在他秉承的從來就不是粉絲經濟,他一直是靠著輸出優秀的作品來獲得大多數人的支持的。 這要是最后玩成了粉絲經濟,哪怕這個粉絲群體很大,對他來講都是開倒車的行為。 于是乎,最后的結果只有一個。 那就是喜歡徐清作品的人會被貼上類似于“徐斯林”的標簽。 不喜歡徐清的人可以肆意給喜歡徐清的人扣帽子。 因為最開始就是喜歡和支持徐清的人給這些不喜歡的人扣帽子在先。 慢慢的,沒有人再關注徐清的作品到底好不好,大家只會涇渭分明的互相謾罵。 那個時候,徐清的名聲就別想有現在這么好了。 而且,隨著徐清出海計劃的持續實施,他的影響力越大,受到的打擊和針對就會越大。 這個針對和打擊可不一定是娛樂行業的競爭者,或許還有些拼命封鎖華國影響力的國家會上場。 那國內的這種言論勢必也會傳播到國外去,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 到時候,徐清是在國內的名聲變壞,在國外又會被針對性的打擊,腹背受敵,這要是在外面被打擊徐清還不怕,了不起斗唄。 可要是家里不斷的有人背刺自己,那真是難受了。 所以,自己不能在國內留下多少被人背刺的借口和理由。 因此,徐清越想越頭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