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援的洞府面積不大。 在內城之中,相較于其他達官貴人,簡直小得可憐,府中小吏侍女也只有十幾人,顯得有些冷清。 「夫人,我回來了。」 隨著他一聲呼喚,內宅頓時涌起一團清光,花雨翻涌,清香浮動,一名宮裝麗人緩步而出。 正是曾經的百花夫人。 二人佳話在中土流傳甚廣,一曲《月下哀》更是傳唱千年,引得無數癡男怨女為之落淚。 然而聽到李援呼喚,現身后的百花夫人臉上卻無一絲欣喜,反倒帶著茫然,張了張口,不知該說什么。李援眼中稍顯黯然,擠出個微笑柔聲道:「夫人,可曾想起什么?」 百花夫人微微搖頭,望著李援頸部一圈惡獸頭顱,還有如今猙獰面孔,眼中閃過一絲畏懼。 李援嘆了口氣,「不急,我們慢慢來。」 說罷,上前牽著百花夫人的玉手,來到后宅一座大殿,只見殿內密密麻麻畫滿壁畫,赫然是二人相識,相遇情景。 「這是我們初次相遇,那時的我不過是一小兵,你卻已名滿天下.」 「這是我被人追殺,躲在你梨園之內」 往事浮上心頭,李援耐心訴說,甚至還拍手叫出侍女,輕歌曼舞,唱起了那首著名的《月下哀》。 「宮墻深深明月寒,江山烽煙,纛旌萬重山,玉樓憑欄游天閣,不見華蓋還」 歌聲婉轉,百花夫人卻依舊茫然。 李援微微一嘆,狠狠飲下杯中酒。 他當初甘愿入魔,留在冥府,皆因幽都萬化圣尊告訴他,只有冥王可使亡人復活。 事實證明,這老魔并未騙他。 冥王上位后,作為功臣獎賞,再加上幽都萬化圣尊親自求情,使得百花夫人重現三界。 然而,結果卻并非如他所愿。 百花夫人已忘卻前塵往事,雖相信了他的言辭,但彼此卻如陌生人。 過了一會兒,見百花夫人依舊是茫然,甚至帶著些恐懼,李援只得暫時停止,命侍女帶其去休息。 李援微微嘆氣,心中苦悶,出門離開府宅,向另一座內城而去。 轟隆! 就在這時,中央神山之上一陣轟鳴,詭異黑光沖天而起,上方空間光影繚繞,甚至變得有些扭曲。 一個恢弘的巨大黑影隨之出現,身著帝袍冠冕,頂天立地,伸手一摁,將扭曲光影全部驅散。 李援眉頭微皺。 然而還未等他動身,空中便傳來個威嚴的聲音,「冥王有令,眾人無需驚慌,諸殿各司其職,有趁亂作祟者斬!」 李援很熟悉,那是幽都萬化圣尊的聲音。 他心中一動,加快腳步,沒一會兒便來到了往生殿。進入大殿,里面一片忙碌。 如今的幽都萬化圣尊,已不復原先恐怖模樣,化作一白須老者,面容威嚴。 看到李援進入大殿,他微微一笑,揮手命其他人退下,說道:「可是為方才之事?」 李援拱手道:「正想請教師尊。」 幽都萬化圣尊微微搖頭道:「冥王復活渾天逍遙帝君,已然失敗。」 李援心中詫異,「為何會失敗?」 幽都萬化圣尊沉聲道:「亡者復活并沒那么容易,這歲月長河就像一幅畫卷,須得留下印記,才能重新描繪。「你那妻子死后萬年執念不消,因此相對容易,但混天逍遙帝君的道韻,竟徹底消散,三界大道,無一映照,那鎮獄神君確實有些本事」 說罷,眼睛微瞇詢問道:「你那妻子依舊是那樣?」李援無奈地點了點頭。 幽都萬化圣 尊若有所思道:「我當初在中央鈞天任職時,曾聽無量轉輪佛講經論道。」 「有人問‘我,到底為何物?無量轉輪佛說道,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只是他人之我,。萬般執念,皆為假我,世間萬物皆是如此」 「當時只覺得是胡說八道,現在想來,卻有幾分道理。」 說罷,面色變得嚴肅,「這些都不重要。眼下三界大亂,冤魂海越發龐大,若不盡快重建亡魂路,我等怕是連這棲身之所都保不住。」 「往事已矣,我等也不過三界蜉蝣,若想度過萬年后大劫,亡魂路便是最后保障!」 「是,師尊。」 李援面色嚴肅,恭敬拱手,然而心中卻越發悵然。他對王玄并不擔憂,因為有些事人人皆知。 太素造化道君得了冥王之位,但也同那些先天神一般,寄托于大道,無法離開九幽。且大部分時間都待在九幽更深處,不知在做些什么。 復活渾天逍遙帝君沒有成功,冥王也不可能飛上九天去找王玄算賬,但肯定會有所表示。 果然,他回到府中沒多久,中央神殿內便傳出冥王指令:通緝懸賞北方玄天鎮獄真君! 消息很快傳遍三界。 「通緝鎮獄真君王玄,將其斬殺者,可得冥府司祿殿主神位.」 周天君看著手中玉冊,心中卻是松了口氣。 這份通緝令,完全就是做做模樣。 以王玄如今道行,有機會成功的只有大能。但那些人,又豈會看得上冥府殿主之位。 說白了,只是表明態度,說明冥府不歡迎王玄。消息傳出,有人松了口氣,有人則略顯失望。 失望的,自然是無量轉輪佛與清虛妙元道君麾下。從冥府傳回消息,復活混天逍遙帝君的儀式已經失敗,除了這根攪屎棍,估計沒哪位大能愿意犯險,前去北方玄天斬殺王玄。 而大能們,則看出了更多的東西。 冥王登上大位后,本***開***,邀請三界所有大能。一來顯示地位,二來講述大道。 這是其布局前便做好的承諾,如今卻毫無動靜。 其中到底發生了什么? 是否冥王之位另有隱情? 眾大能雖好奇,但對于天庭控制權的爭奪卻不會停止。 中央鈞天再一次陷入混亂。 因為天兵損失慘重,要召回部分人手防御,因此無量轉輪佛和清虛妙元道君,在中央鈞天的人手明顯減少。其他勢力,自然不會放過痛打落水狗的機會,攻勢越發猛烈,使其兩教弟子死傷者不計其數。 第(1/3)頁